2001~2025 年深圳市肺癌发病的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目的:利用深圳市肿瘤登记信息,分析 2001~2025 年深圳市常住户籍人口肺癌发病的基本情况与变化趋势,探讨年龄、时期、队列因素对肺癌发病率变化的影响,为深圳市肺癌流行病学讨论以及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首先分析利用获得肺癌发病信息以及暴露人口信息计算肺癌的粗发病率、标化率、年龄别发病率等;再用 Joinpoint 回归分析对肺癌发病中国标化率进行趋势分析,计算其年百分比变化率;最后利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的内生因子算法,得到模型的唯一参数解,对肺癌发病的年龄、时期以及队列效应进行估量,然后通过将建立的模型与传统两因素模型进行参数比较检验模型拟合效果。结果:1.2001~2025、2025~2025 以及 2025~2025 年深圳市恶性肿瘤发病率分别为 136.44/10 万、179.01/10 万和 196.53/10 万,男女发病率均随时间逐步上升;2.2001~2025、2025~2025 以及 2025~2025 年深圳市肺癌发病率分别为19.92/10 万、25.03/10 万和 27.15/10 万,发病顺位均排在恶性肿瘤的第一位。男性肺癌发病率高于女性肺癌发病率,且逐渐上升趋势;3.Joinpoint 回归分析的得到男女肺癌中标率变化趋势均没有转折点,男性呈略微上升,女性呈略微下降,平均年百分比变化率分别为 0.57%和-0.04%,但均没有显著意义;4.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发现男性和女性肺癌发病率均随年龄效应明显上升,以 20~24 岁为参照,男性 65~69 岁发病风险达最高,女性 80~84 岁发病风险达最高,分别为参照的 41 倍和 53 倍,时期效应同时也让肺癌发病率上升,以 2001~2025 年为参照,2025~2025 年男性和女性肺癌发病风险分别为原来的 1.59 倍和 1.39 倍,而男女肺癌发病率均随队列效应而明显下降,以最早的出生队列为参照,最晚出生队列队列发病风险男性和女性分别降为原来的 1/18 和 1/16。结论:深圳市肺癌发病例数在 2001~2025、2025~2025 及 2025~2025 年三个时期均排在恶性肿瘤发病的第一位,占据所有恶性肿瘤发病例数的 14%左右,其中男性肺癌发病排第一,女性肺癌发病排第三;深圳市肺癌男、女发病粗率均呈缓慢上升趋势,但中国标化率男性呈缓慢上升趋势,而女性则呈缓慢下降趋势,且均没有转折点;年龄效应是导致肺癌发病率上升的最主要因素,时期效应上升不明显,而队列效应可使肺癌发病率下降。深圳市肺癌的防治应重点加强中老年及长暴露期人群的认知宣教,使人群尽早了解及避开各种危险因素暴露,同时加强肺癌的监测以及早诊早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