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 司马迁(前 145——?),字子长,西汉中期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少而好学,二十岁开始漫游大江南北,考察史迹。武帝元封三年(前 108)继其父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前104)开始编写《史记》。天汉二年(前 99),因李陵事件下狱,被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约在征和初年(前 92),基本完成了《史记》创作。此后不知所终,成为历史疑案。司马迁是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史学上与班固一起,合称“班马”;文学上与司马相如并称“西汉文章两司马”。 项羽本纪[1](节选) 项籍者,下相人也[2],字羽。初起时[3],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4]。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5],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6];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7]。项梁尝有栎阳逮[8],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9]。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10],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11]。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12]。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13]。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14]!”梁以此奇籍[15]。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16],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17]。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18]:“江西皆反[19],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20]。”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籍曰[21]:“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22]。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摺伏[23],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24],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25],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26]。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27]。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28]。 ………… 居隟人范增[29],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30],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