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公寓“成长的苦恼”人才公寓“成长的苦恼” 为了吸引更多人才留在上海,2025 年 7 月上海首批人才公寓――张江区域人才公寓正式“诞生”,专门为在张江区域内工作的“夹心层”(无法负担高昂房价,却又不符合申请保障性住房资格的人群),提供临时居住房。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至少拥有 6000 余套人才公寓,其中浦东新区推出人才公寓的时间最早、数量最多,规模也最大。 然而,首批人才公寓的运行情况并不尽如人意:租期超过 2 年的“房赖”大有人在;部分人才公寓因管理混乱,出租率下降……种种迹象表明人才公寓正在遭遇“成长的苦恼”,其运行机制亟待改善。 “房赖”大有人在 今年 24 岁的李蒙有点烦,最近他正考虑跳槽,假如他离开原来在张江园区的工作单位,他就不能续租现在的这套位于祖冲之路上的人才公寓了。但与市场上的房源相比,该人才公寓每月只需 1000多元的房租、再加上便捷的交通,其优势显而易见。那么,到底是续租还是搬离?他必须在 4 月底前做出一个抉择。 虽然根据当时的约定,首批人才公寓最长租赁期限为 2 年,但李蒙发现周围的不少同事都是长期租居在这里,有的人早已经超过2 年的租期,仍丝毫没有搬离的打算,“赖房”似乎已经成为这里的“潜规则”。 不得不承认,作为首批人才公寓之一、位于张江祖冲之路上的一处人才公寓的“房赖”现象令人心烦,这成为主管部门的“难言之隐”。 2025 年 7 月,针对园区白领的租房难状况,张江功能区推出了位于祖冲之路的人才公寓。对此,张江功能区管理委员会的一位负责人介绍,入住人才公寓有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在张江高科技园区注册并入驻企业中的员工;二是要求入住者大学本科学历,并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满足这两个条件就可申请入住,符合申请条件的入住者还可获得每月 200 元补贴。 “不过我们限租 2 年,2 年后就要退出来给新的人才‘过渡’。”这位负责人强调,但在首批人才公寓运行 2 年之后,就悄然出现“房赖”现象,这有点让他们措手不及。由于“赖房”的存在,导致当时递交入住申请的 100 多位年轻人,只能排队焦急地等候。 为此,当时张江功能区管理委员会出台了一些措施,比如停止发放首批入住者的住房补贴,但这还是不能让他们搬走。一些入住者声称,并不在乎 200 元的补贴,同意以原价租住人才公寓。 为此,主管部门曾尝试建立一个合理且人性化的退房机制,比如今后将把人才公寓的入住期限写入承诺书,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