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度化管理到制度化进展 从制度化管理到制度化进展,既是理论的提高,也是企业的升华。 经过 30 年间企业进展思路的探究,制度化管理的必要性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共识。如何在已有成效的基础上,利用制度化管理的思路将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即从制度化管理迈向制度化进展,已经成为摆在每一个企业负责人面前的问题。尤其是处在寒气逼人的经济严冬大环境下,更需要制度化这一工具来帮助企业迎难而上,突出重围。 建筑行业的特点决定了相较于其他行业,需要在制度化上做出更多的努力。观念滞后,管理松散,经营粗放,这些弊病还广泛存在于大部分企业中。具体表现为进展战略不明确,企业整体工作缺乏系统性、连续性、科学性,材料浪费现象严重。在经济形式较好时,这些弊病导致企业进展缺乏活力;一旦遇到大的市场波动,经济效益就出现大幅滑坡。要解决上述问题,应当从企业的现状入手,针对企业制度化管理中的弊病,逐条加以改进。 制度化管理面临的问题 制度不合理或有制度而不执行。有的企业没有真正建立有效的制度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缺乏整体规划,目标措施不明确,经费、人员不落实,企业领导投入的精力有限,文化建设如蜻蜓点水停在表面;有的企业叶公好龙,做表面文章,没有把各种制度落到实处,不能在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的心理默契,使制度化成为一种时尚的标语和口号;有的企业在制定制度时,不是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出发,而是一味照搬别的企业所用的制度。拟定制度时,没有做过基层调研、没有做过内控调查、没有做过民意测验、没有进行民主沟通;或突击编写,或东搬西抄,或简单拷贝,这样制订出来的制度,科学性、系统性、准确性都存在问题,当然也就难以执行,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还有些企业虽然建立起了适合本单位的制度,但由于制度太多太滥,且不注重宣传和培训,制度的制定缺乏连贯性,造成制度多变或前后矛盾,使员工无所适从,可操作性差,进一步增加了制度实施的难度。这样,制度的严肃性、真实性、科学性、客观性就会大打折扣。 企业成员对制度的认识不足。企业成员包括领导和员工,有一方没有把制度落实在行动上,制度就形同虚设。对领导而言,作为企业的组织者和制度的制定者,他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都会成为企业其他成员的行为榜样。领导在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先行”作用犹如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一般,是能够加快制度实施的过程,提高制度实施效率的。相反,连管理者自己都对条例视若无物,员工又如何会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