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幼儿老师素养的探究 好时间大拇指幼儿园 在实践中,教育的任何创新与变革最终都要通过老师来完成。有关讨论表明:有较高创新能力的老师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和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美国著名制造教育专家托兰斯的讨论也证实:老师制造性高低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育至关重要。因为老师的创新素养制约着老师内隐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和外显的教育行为,进而影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因此,培育一支具备创新素养的创新型老师队伍是时代的需要,是今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幼儿园全面实施素养教育的需要,是开展幼儿创新教育的需要。 要给创新型老师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是困难的。尽管如此,一些讨论者还是给创新型老师下了种种定义。美国制造教育权威史密斯认为,创新型老师“应该是吸收教育科学的新成果,把它们积极地运用到教学上,而且发现新的实际可行的办法的人”。 我国学者认为, “创新型老师,就是指那些善于吸取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将其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的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老师”。这一定义与史密斯的观点比较接近。由此可以推出,创新型的幼儿老师,就是能汲取幼儿教育各方面的新知识,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地加以运用,并不断地发现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的老师。 现在的老师不再是一个仅限于授业、解惑的教书匠,而是一个能够成为学生的伙伴、能够进行讨论的专家型老师。老师的角色本身就不应只是知识传播者、教学的组织者,还应是每一个受教育者潜能的开发者和引导者。老师劳动的制造性特点要求老师不能简单地机械重复,不能盲目地跟风,要因地、因园、因届、因班、因每个幼儿的需要来制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陶行知说过:“人类社会处处是制造天地,天天是制造之时,人人是制造之人。”实践证明,要实施创新教育,培育学生的创新素养,老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素养。只有具备创新素养的创新型老师,才能担当得起创新教育和培育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关于创新素养,国外许多教育专家都进行过讨论和探究。有关的讨论比较一致地认为,创新素养是一个多维结构,一般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五个要素。其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基础,创新能力是核心,创新人格是目标,创新思维是桥梁。这些讨论对我们提出创新型老师的素养要求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根据以上讨论,本文把创新型幼儿老师的创新素养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