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性 40 年,她渴望获得真爱双性 40 年,她渴望获得真爱 夜晚没有人的时候,阿华会穿上自己那双红色的高跟鞋、肉色的丝袜、性感的短裤,伴着昏黄的灯光,认真地审视镜子中的自己。然后幻想着作为一个普通女人,找一个好老公,生一个乖巧可爱的孩子,像无数人拥有的那样,度过琐碎平凡的一生。 阿华是一个“双性人”,这是一个极为特别的群体,甚至很难找到一个确切的数字来说明国内有多少像阿华这样的人。 停摆的钟表 阿华的家乡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一个名叫后库的小村庄里,沿着进村的小路一绕,没多远就是阿华的家,木质的房子由于年久失修显得有些摇摇欲坠,部分墙体已经用白灰覆盖的砖石进行修葺,两侧的墙上则分别悬挂了两幅早已经泛黄的内地男女明星的海报。 “这是我买来的,也不记得到底挂了多少年了,挂在这里好看些。”阿华自己说不清楚,到底是更喜爱男明星的海报还是女明星的海报。 北墙上安放着两个廉价的石英钟,不知道是电池没电还是坏掉了,两个表都已经停摆。这也许正像阿华的生活状态,日复一日中似乎时间已经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这个房子里的电也都是我自己接上的”,屋子里亮起来的时候,记者在才注意到绕在横梁上裸露的电线,而正厅和卧室的两个电灯也是这个家里唯一的家用电器。 眼前的阿华也变得清楚起来,乌黑的皮肤、后脑随意扎起的小辫,略有些龅牙,不矮的个子,笑起来憨厚又善良。鼓起的胸部让人看上去感觉这只是一个长的不怎么美丽的农村女子。 灯光吸引了不少飞虫,一只大个的蝼蛄伴着灯影在屋里飞来飞去,让同行的女记者面露惧色,细心的阿华看在眼里,趁虫子落地到处寻找藏身之地的时候一步踏过去,将蝼蛄碾为肉饼,干脆利落。 女孩 500 男孩 1000 阿华出生在 1974 年,在那个年代尚且非常封闭的农村里,父母很难意识到这婴儿到底是怎么回事:既有女性的生殖器官,但又像男孩子一样是个“带把儿”的。 阿华四五岁时,父母带着她到当地的一家医院诊治,医生认为,通过手术可以帮阿华确定自己的性别,选择成为一个女儿,或者成为哥哥一样的男子汉。 “做女孩儿需要花费 500 元,男孩儿需要花费 1000 元”,医生给出了这样的价码和选择。 “当然是做男孩儿”,阿华年迈的奶奶想都没想便得出结论,“孙子当然比孙女好”,这是毋庸置疑的事。 但阿华的父亲并不热衷于任何选择,毕竟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做手术就意味着要花钱。 没有等到家族帮阿华作出决定,奶奶和母亲就先后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