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函数3.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3.1.1 函数及其表示方法第 1 课时 函数的概念[课程目标] 1.理解函数的概念,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2.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3.掌握用换元法和代入法求函数解析式这一常用方法.知识点 函数的概念 [填一填]1.函数的定义一般地,给定两个非空实数集 A 与 B,以及对应关系 f,如果对集合 A 中的每一个实数x,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实数 y 与 x 对应,则称 f 为定义在集合 A 上的一个函数,记作y = f(x) , x ∈ A .2.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在函数 y=f(x),x∈A 中,x 称为自变量,y 称为因变量,自变量取值的范围(即数集 A)称为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所有函数值组成的集合{y ∈ B|y = f(x) , x ∈ A} 称为这个函数的值域.[答一答]1.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提示: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2.如何判断两个函数是否相同?提示:两个函数只有当定义域与对应关系都分别相同时,两个函数才相同. 类型一 函数的定义 [例 1] 已知集合 M={-1,1,2,4},N={1,2,4},给出下列四个对应关系:① y=x2,② y=x+1,③ y=x-1,④ y=|x|.其中能构成从 M 到 N 的函数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 对应关系若能构成从 M 到 N 的函数,需满足:对 M 中的任意一个数,通过对应关系在 N 中都有唯一的数与之对应.① 不能构成从 M 到 N 的函数:当 x=4 时,y=42=16∉N;② 不能构成从 M 到 N 的函数:当 x=-1 时,y=-1+1=0∉N;③ 不能构成从 M 到 N 的函数:当 x=-1 时,y=-1-1=-2∉N;④ 能构成从 M 到 N 的函数:当 x=±1 时,y=|x|=1∈N,当 x=2 时,y=|x|=2∈N,当 x=4 时,y=|x|=4∈N.[答案] D判断某一对应是否为函数的方法,判断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对应法则是否为函数,一定要以函数概念为准则.要注意对应法则对于 A 中元素是否有意义,同时要注意对特殊值的分析.[变式训练 1] 对于函数 y=f(x),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B )①y 是 x 的函数;② 对于不同的 x,y 的值也不同;③f(a)表示当 x=a 时函数 f(x)的值,是一个常量;④f(x)一定可以用一个具体的式子表示出来.A.1 个 B.2 个C.3 个 D.4 个解析:①③正确,②是错误的,对于不同的 x,y 的值可以相同,这符合函数的定义,④是错误的,f(x)表示的是函数,而函数并不是都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