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 污染防治措施和对策建议6.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6.1.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混凝土搅拌是施工期主要固定尘污染源,对拌和设备应有较好的密封,从业人员必须注意劳动保护,搅拌地点应选在其主导风向下方 300 米内无敏感单位的地方。(2)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水泥、石灰等材料运送时,运输汽车应完好,不得超载,并尽量实行遮盖、密闭措施,以防泥土洒落,以减少起尘量。水泥、石灰等容易飞散的物料,应统一存放,并实行盖棚等防风遮挡措施;砂石的筛料,水泥的拆包等应在避风处进行,起尘严重的场所四周要加设挡风尘设施。 (3)为防止场地起尘,应配备洒水车,必要时相关路段洒水处理,使表面有一定的湿度,减少扬尘。6.1.2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单位应注意施工机械保养,维持施工机械低声级水平,给在较高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并按《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法律规范》(GBJ87-85)中的有关规定,合理安排工作人员作业时间或进行工作轮换。(2)昼间施工时应确保施工噪声不影响运输路线沿线的居民生活环境,噪声大的施工机械在夜间 22∶00~6∶00 停止施工,主要运输通道也应远离居民区。噪声源强大的作业可放在白天(6∶00~22∶00)或对各种机械操作时间作适当调整。运输建筑材料的车辆,要做好车辆的维修保养工作,使车辆的噪声级维持在最低水平。(3)除施工场地西南方 400 米处有一居民点下李村外,施工场地周围无敏感点。因此,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但考虑到夜间可能会有高噪声设备的突发性噪声对下李村的影响超过限值,因此必须加强管理,掌握周围居民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施工,尽量不在夜间进行高噪声设备的施工作业,混凝土需要进行连续作业时应先做好人员、设备、场地、材料的准备工作,将搅拌机运行时间压缩到最低限度。6.1.3 水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人员集中的居民点的生活污水,不得随地倾倒以防流入取水地点,应设有临时集水池、沉砂池等临时性污水简易处理设施。另外,还需设置干厕或临时冲水厕所。(2)各类施工材料应有防雨遮雨设施,工程废料要及时运走。(3)施工过程中,因挖、填土方,遇到雨季会引起河流水质浑浊,造成水中悬浮物浓度升高。为防止施工对水体的污染影响,应合理组织施工程序和施工机械,安排好施工进度。6.1.4 对固体废物的防治措施施工人员临时居住点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由施工车辆送至城市垃圾处理场,防止生活垃圾污染水源。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