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宏观经济分析 第一节 宏观经济分析概述一、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和方法(一)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1、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2、推断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3、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度与方向(二)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1、总量分析法:对影响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的因素及其变动规律进行分析(如对国民生产总值、消费额、投资额、银行贷款总额及物价水平的变动规律的分析等),进而说明整个经济的状态和全貌。总量分析主要是一种静态分析,因为它主要讨论总量指标的变动规律。同时,也包括静态分析,因为总量分析包括考察同一时内各总量指标的相互关系。总量是反映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状态的经济变量,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量的总和;二是平均量和比例量。2、结构分析法:对经济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及其对比关系变动规律的分析(如国民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结构分析、消费和投资的结构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的结构分析等)。假如对不同时期内经济结构变动进行分析,则属于动态分析。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的关系:相互联系。总量分析侧重于总量指标速度的考察,侧重分析经济运行的动态过程;结构分析侧重于对一定时期经济整体中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的讨论,侧重分析经济现象的相对静止状态。总量分析非常重要,但它需要结构分析来深化和补充,而结构分析要服从于总量分析的目标。3、宏观分析资料的搜集与处理二、评价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变量(一)国民经济总体指标1、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按年统计)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2、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行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3、 失业率:是指劳动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4、 通货膨胀:概念、衡量的3种常用指标、影响经济的2种方式、3种分类5、 国际收支:一般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本国居民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他往来中所产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统纪录。(二)投资指标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投资规模是否适度,是影响经济稳定与增长的一个决定因素。投资规模过小,不利于为经济的进一步进展奠定物质技术基础;投资规模安排过大,超出了一定时期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可能,又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导致经济大起大落。依据投资主体的不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为1、 政府投资 2、 企业投资 3、 外商投资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区别:直接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