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方案设计第一节、基坑降水设计1、降水工程分析1.1 本工程降水面积约 30000.00m2,要求降至基坑垫层底以下 0.5m,水位降深较大。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影响本基础工程的有三层较为复杂的地下水,其类型各不相同,含水层与隔水层的空间分布变化不大。但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分别小于 1m/d 或大于 80m/d,差异非常大,降水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属于复杂降水工程。由于地下水类型、渗透系数各异,对基础工程的影响也各不相同,采纳的降水方法也将不同,其中:1.2 滞水层,赋存于上部②、③层粉土层,贮水量相对较小,且分布不均匀。又由于该层水渗透系数小,影响半径小,流动速度缓慢,基坑开挖时在坑壁渗出,增加了降水难度。一般可采纳引渗方法将其导入下部潜水含水层。1.3 潜水层,赋存于⑤层卵砾石层,贮水量相对较大,地层透水性好,采纳常规的管井降水方法即可满足要求。采纳管井对基坑范围内地下水进行围降,可以产生封闭疏干效应。1.4 承压水层,赋存于⑦层卵砾石及细砂、中砂层,具有较高的承压水头,贮水量大。因公寓楼集水坑坑底标高位于该承压水所在地层,为确保干槽作业,实行止水帷幕的方法,截断本区与外部的水力联系,并进行内部疏干。1.5 综上所述,上层滞水和层间潜水采纳管井封闭降水;对影响公寓楼集水坑施工的承压水实行止水帷幕的方法降水。2、降水方案选择2.1 大面积降水方案选择根据本场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情况,综合上述分析,本工程大面积降水采纳大口径管井围降的方法,在基坑周边呈环状布置抽水管井,封闭基坑降水。降水井底位于潜水层下部隔水层内,与下部承压含水层保持安全距离。由于潜水层含水层为砂卵石层,渗透系数较大,基坑内底下水易于疏干,为进一步加快降水速度,基坑内布置少量疏干井。2.2 局部加深降水方案选择对于局部加深的公寓楼集水坑,实行周边设止水幕墙,截断此区内外承压水水力联系,内部采纳管井疏干,使区内水头降至要求降深的降水方案。采纳地下连续墙工艺进行止水幕墙施工。在本区周边做竖向封闭的地下幕墙,使墙身穿过第一层承压水,从而截断本区内外的水力联系。3、降水方案设计3.1 大面积降水设计3.1.1 计算模型和计算参数选择3.1.1.1 降水井底插入潜水层下面的隔水层,并低于基坑垫层底,降水深度包含整个潜水层厚度。因此,降水可视为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3.1.1.2 计算使用的水文地质参数,根据我方的附近抽水试验资料,临近区域地下水长期观测资料,考虑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