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1软土及物理特性介绍1.1形成 我国黄东南海区,具体说在天津、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地区及内陆一些湖泊平原地区(如湖北荆洲)多为海洋及湖泊冲积沉积细颗粒粘土地区。它是指第四纪全新冲积沉积形成。这类土明显特点是土中含水量大,渗透性能差,土中水分很难排出,初期土体处于流动状态。这类土土力学上称流塑粘性土,俗称“软土”。1.2 特征 1.2.1 矿物成分及土粒结构 粘性土颗粒很细,粒径小于 0.005mm,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差,与水作用力(亲水性)强,能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无粘性土(砂粒、砾石)的结构特征为单粒结构,颗粒大,粒间结合水少或称没有结合力,在重力作用下沉积时往往形成单粒结构。粘性土的颗粒很细,其中粉粒在水中下沉时,碰到已沉积的土粒时,由于它们间吸引力大于自重,土粒将停在接触面上不再下沉,形成有很大空隙的蜂窝结构,粒径更小的(小于 0.002mm)的粘粒靠自身重力根本不能下沉而处于悬浮状态。只有当悬液中有某种电介质界入,粘粒间的排斥力因电荷中和遭到破坏时,才凝聚成海绵状的絮状集合体,聚合到一定质量时下沉和已沉积的絮状体接触成空隙更大的絮状结构。所以天然状态下粘性土有一定结构性。1.2.2 灵敏度和触变性处于流动状态的粘性土它的抗剪和抗压强度很小,当遇到扰动时,土的强度会迅速丧失,这是软土中一个十分明显的特征,工程上用灵敏度 St 表示。St 越大,说明土的灵敏度越高,含水量很大的淤泥和粘土就属于灵敏度很高的软土。St 在 4~~10之间属于高灵敏土,在施工中易遭破坏。与灵敏度相反的是土的触变性,粘性土在结构遭扰动后强度降低,当停止扰动后并经一段静止时间后,土粒间的联结会得到局部恢复,这个过程我们称土具有一定触变性。这个过程在软土中恢复的很慢,遭破坏的软土恢复的更慢,且即使恢复也很难达到原有状态。2粘性土——软土的定义和定性2.1含水量 w 及 Ip、IL 指数2.1.1 含水量含水量是指土中水的质量mw 与土中土的质量ms 之比W=×100%根据含水量的不同将水分为四中状态,三个界限。塑限wp——又称塑性下限,是可塑状态与半固状态的界限含水量。液限wl——又称塑性上限或液性下限,是土的流塑状态间的界限含水量。缩限ws——在干硬状态范围内,是半干硬状态与干硬状态间界限含水量。为土的体积收缩与不收缩间的转变点。水含量很大时,土粒被自由水隔开,粘性土本身不能保持其原态,极易流动呈粘滞状态的液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