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与难点浅析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与难点浅析 [摘 要] 建设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文章从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出发,对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已具有的基础和存在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作者简介] 覃正纳,广西大学商学院会计学 102 班 ,讨论方向: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及其改革,广西 南宁,530000 [中图分类号] G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25)02-0077-0002 以互联网络为通道,以电脑容量为载体,用电算化模式来掌控,把高校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变为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模式,那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变革,或说财务管理的美好明天。如是这样,就能够快速且有效管理财务资源、财务信息、财务操作、财务结果。从目前技术条件看,“通道”和“载体”已具备一定基础,“掌控”还没成熟的把握,也就是说人员、技术、安全、经费等方面成为建设的难点。本文仅对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与难点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一、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进展趋势 高校在进展,其对财务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就是提高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财务管理信息化条件下,将为今后高校财务公开改革提供一个重要平台。高校上级主管部门对财政资金、国有资产购置、国库资金拨付、使用和监管等都将通过网络进行,而且高校管理者和师生都将更容易了解财务,监督财务。 1. 形势进展需要。高校财务信息公开是形势进展走向,政府的“三公”经费公开就是一种信号,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也顺理成章。当然,在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上,公开什么?怎么公开?高校主管部门将会有一个政策指导,即公开的相关规定。但都要建立在财务管理实现信息化基础上。 2 . 提高管理工作效率需要。财务管理信息化给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效率提供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容量大、速度快、准确性高,融于互联网中,高校管理者以及师生都能看到财务的有关元素及监督。 二、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已具备的条件 现今的高校从教学到管理,基本上离不开互联网络。也就是说高校的互联网建设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网路(宽带)和用端(电脑)容量基本达到教学、讨论、管理要求,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已具备条件。 1. 互联网络。网络(宽带)在高校校园内已建成无缝对接,校园内各部门各岗位(用户)已无网络阻碍。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