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3.1 概述人防地下室建筑是建筑的一种类型,是为战时居民防空需要而建造的有一定的防护能力的建筑物。整个建筑是密闭的,其口部设计与通风设计,在战争空袭的条件下,能满足并能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确保生命安全.3。1。1 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必须严格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法律规范》进行。应确保战时的防护要求,满足战时与平常使用功能所必须的空气环境与工作条件.设计中可实行平战功能转换的措施。3.1.2 口部平面布置:进风消波装置、扩散室、滤毒室、风机房等,一般布置在靠近人员出入的口部,而且要在相同的一侧。风机房与滤毒室用墙分割开,滤毒室的门开在防护密闭门8 与密闭门 9 之间,风机房的门开向清洁区,如图 3.1。1。图 3。1。1 口部平面布置1—风机房;2—滤毒室;3—防毒通道;4—清洁区;5-染毒区;6—扩散室;7-掩蔽室;8—防护门;9-密闭门;10—防爆活门3.1。3 通风系统设计:平常宜结合防火分区设置,战时按防护单元分别设置。防火分区与防护单元协调一致,以减少转换工作,保证战时使用.3.1.4 通风方式:平常采纳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采纳机械通风时,应能满足清洁通风、过滤通风、隔绝通风。三种通风方式,在使用中由一种通风方式转换到另一种通风方式,是靠关闭和开启系统中某些密闭阀来达到目的。3。1.5 人员掩蔽所:按防护单元划分,掩蔽所面积不大于 800m2,容纳的掩蔽人员,可按每人应占掩蔽面积计算。掩蔽面积是指供人员掩蔽使用的有效面积,不含口部房间、通道面积不合通风给排水、供电等设备房间面积;不含厕所盥洗、洗消间的面积与建筑墙体占用面积一等人员掩蔽室 1。3m2/人,二等人员 1 m2/人,防空专业队员掩蔽室 3m2/人。一等人员掩蔽所系指地、局级以上机关人员掩蔽所,二等人员掩蔽所系指一般城市居民掩蔽所。3.2 防护通风设计3。2。1 设计参数1 各类工程战时人员新风量按表 3.2.1。1 采纳。表 3。2。1。1 战时人员新风量标准[m3/(人·h)]工程类别清洁通风滤毒通风医疗抢救工程15~203~5专业队队员掩蔽部、一等人员掩蔽所10~153~4二等人员掩蔽所5~72~32 战时清洁通风的室内空气温湿度宜按表 3.2。1。2 选用。表 3.2。1.2 战时清洁通风的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工程或房间类别夏季冬季温度(℃)相对湿度(%)温度(℃)相对湿度(%)中心医院、急救医院、抢救站手术室、急救室≤28≤75≥20〉40病房<30<80≥16〉40柴 油 发电机房机房人员直接操作〈35—-人员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