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题(等级)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张三的身高和体重B.豌豆的圆粒和黄色C.兔子的长毛和黑毛D.水稻的高秆和矮秆2.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合原核生物,原因是A.原核生物无核物质B.原核生物无遗传物质C.原核生物没有完善的细胞器D.原核生物一般不进行有性生殖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4.如图为某种遗传病的家系图,请计算出Ⅱ2与Ⅱ3子女的发病概率是A.1/3B.2/3C.1D.1/25.遗传因子组成为Dd的植株产生的配子间的关系是()A.雌雄配子间的比为1∶1B.D雌配子、D雄配子、d雌配子、d雄配子之间的比是1∶1∶1∶1C.D配子与d配子之比是3∶1D.雄配子远多于雌配子6.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所用材料或实验过程与所模拟的内容一致的是()选项所用材料或实验过程模拟内容A甲、乙两个小桶雌、雄配子B甲、乙两小桶内的球D和d配子的比例C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雌(或雄)配子内D和d的随机结合A.AB.BC.CD.D7.孟德尔在对两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自由组合定律.下列能直接说明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A.F2的性状表现比为9∶3∶3∶1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1∶1C.F2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为(1∶2∶1)2D.测交后代的比为1∶1∶1∶18.据右图,下列选项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是9.下面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A.紫花×紫花→紫花B.白花×白花→白花C.紫花×白花→紫花D.紫花×紫花→紫花、白花10.在家鼠的遗传实验中,一黑色家鼠与白色家鼠杂交(家鼠的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F1均为黑色.F1雌雄个体进行交配得F2,F2中家鼠的毛色情况为黑色∶浅黄色∶白色=9∶4∶3,则F2浅黄色个体中杂合子比例为A.1/3B.2/3C.1/4D.1/211.下图中甲、乙细胞是某个体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两种细胞,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对数分别是2和1B.乙细胞的子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二极体C.乙细胞的下一个分裂时期的染色体数和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D.甲细胞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12.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受精作用包括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和融合B.受精卵中的全部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C.精子的细胞核和细胞质进入卵细胞内,卵细胞会释放相应物质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该卵细胞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一致13.与精子形成过程相比,卵细胞形成过程特有的是A.染色体数目减半B.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细胞质不均等分裂14.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⑴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①②③⑵动物睾丸中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⑶③所示的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⑷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为①和③⑸④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A.⑴⑵⑸B.⑴⑵⑷C.⑴⑶⑷D.⑵⑷⑸15.雕鸮的下列性状分别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其中有一对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显性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已知绿色条纹雕鸮与黄色无纹雕鸮交配,F1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1:1,当F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时,其F2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显性性状是绿色、条纹B.F1中绿色无纹个体均为杂合子C.F2中致死的个体所占比例是1/8D.F1中黄色无纹个体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16.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