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式团队管理VIP免费

中国式团队管理_第1页
1/39
中国式团队管理_第2页
2/39
中国式团队管理_第3页
3/39
第1页共3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39页第一讲日本人的团队管理(上)现代化管理在美国即成为“美国式管理”,而到了日本,它又势必会打上深刻的日本烙印,由此可见,现代化管理一定要与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以及当地的文化紧密地联系起来才会产生功效。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的民族,古人留传下来的历史文化财富博大精深,因此,在现代社会里,中国的团队管理形成了自己的特殊性,可以称之为“中国式团队管理”。对于“中国式团队管理”的理解“团队”的要义要理解“中国式团队管理”,首先应该明确“团队”的内在含义。可以从“团”和“队”两个方面把握:Æ“团”,就是指团体,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组织,即按照一定的配合关系所组成的集体或者系统。不论是团体还是组织,所强调的都是外在形式上的表现,因此,任何一家公司、一个家庭都可以称之为团队或组织。Æ“队”则更突出组织内部所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协同一致的力量,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组织力。现在很多组织之所以视团队管理为重点和难点,就是因为大多数组织只有形式,而没有巨大有效的统和力量,如同一盘散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步调不一,内乱频繁。对“团队管理”进行比较研究的出发点基于中国式团队管理的特殊性,要把握“中国式团队管理”的要义,就必须从对这种特殊性建立正确全面的认知入手。1.要传承民族文明中国人如今的思维和思考模式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思想,进一步地溯本追源可以发现,“伏羲氏与八卦”以及《易第2页共39页第1页共3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39页经》这两个密切联系的方面是这些模式的本质及精髓所在因此,对于中国人的一言一行,只要从易经的道理来看待和分析就可以很容易地破解其中的奥妙。换言之,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观点和理论,对于指导现在的很多问题都是相当有帮助的。2.对西学要用“拿来主义”然而近几百年来,中国人开始盲目地用西方的观点和标准来看待和分析自身的一切,并且将自身的缺点与西方的优点进行对比,其结果是很糟糕的;而更加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中国人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已经开始逐渐地丧失民族自信心。因此,对如何借鉴西方科学文化的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西方的科学技术是可以学,因为这个领域是不存在国界的,而在吸收与文化有关的思想以及处理与人有关的问题时,则必须谨慎小心,一定要避免机械和盲从,要有“拿来主义”的精神。否则,将对国人以及中国的实际情况产生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基于此,在阐述中国式团队管理时,首要的一环就是对东西方团队管理的模式和特点进行深入的比较,以此加深对自身特点的把握。日本人的团队精神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客观的评价,团队力量最强的是日本人。因为在日本的团队中,其成员绝大多数都是一个口令一个动作,服从的意识非常强烈。也就是说,所有人都精诚团结,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没有太多个人意见。然而,尽管日本人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是世界民族之林中最强烈的,但随着全世界所有民族的长期互动,其价值观也是会发生改变的。日本人团队精神的产生日本人之所以能够如此团结,形成如此强大的凝聚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其产生的原因经过研究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第3页共39页第2页共3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39页1.生存环境的压力日本人的团队精神首先是由于其所处的生存环境造成的。日本国土面积很小,而且地处板块的交界处,所以台风、地震、火山以及海啸等灾害性天气比较频繁。因此,为了能在不断发生的自然灾害的状况下生存下去,日本人就必须团结在一起。例如,日本的房子都是一家挨一家、彼此支撑地建造,就很直接地反映出了这一点。2.社会上充满了高度的约束力与此同时,生存环境的压力还迫使日本人形成了很多社会规约,以这样的约束来培养国民精诚团结的精神。这种社会规约是日本民众自发形成的,而不是来源于政府的法律规定。一旦有人与某种社会规约相违背,就会招致全社会的谴责和鄙视,甚至连自己的亲人也丝毫不例外。正是由于这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式团队管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