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教学团队建设立项申请书团队负责人:__张清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团队类别:A.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团队()B.大类(或专业)学科基础平台必修课程团队()C.学科基础和专业方向中主干课程团队()D.专业课程团队()所在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联系电话:67792854申报日期:2007-8-25东华大学教务处制填写说明一、填写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内容翔实、文字精炼。二、申请书页面用A4纸,于左侧装订成册,各项内容页面内容不够,第1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5页可以加页。相关附件材料单独装订一册,版面大小应与推荐材料相同。三、上报的申请表至少要一份原件。第2页共15页第1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5页一、简表团队负责人姓名性别A.男出生日期1970年7月14日民族汉职称教授学位A.博士B.硕士C.学士A.国家教学名师B.上海市教学名师C.校教学名师D.学科带头人E.其他行政职务系主任电子邮箱qhzhang@dhu.edu.cn所在工作单位(院、系、所、实验室、中心)材料学院高分子材料系联系电话67792854传真67792854手机13621776528教学团队构成情况总人数高级中级初级博士生硕士生2420402055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位作用及分工签字团队成员团队成员统计见下一页。课程信息课程名称课程教学包括: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成形工艺学、高分子材料成形原理、高分子材料成形设备、高分子材料加工助剂、纳米材料学、生物材料学、高技术纤维、材料学测试方法、科技文献检索、科技文献阅读与写作、高分子材料科技进展、材料科学实验、功能高分子、大型工艺实验、高聚物合金、化纤新产品开发。此外还承担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任务。第3页共15页第2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5页课程总门数(18)门,其中校级精品课程(3)门;上海市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第4页共15页第3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5页团队成员序号姓名性别年龄职称学位作用及分工签字1张清华男37教授博士全面负责材料学导论2余木火男46教授博士高分子化学3陈彦模男65教授无学位功能高分子4徐洪耀男42教授博士高分子化学5陈大俊男50教授博士科技文献检索6沈新元男59教授博士高分子材料加工原理7沈青男51教授博士材料学测试方法8杨庆男53教授博士高分子材料加工设备9王夏琴女37教授博士实践环节10顾莉琴女59副教授硕士胶体化学11王朝生男33副教授博士高分子材料合成工艺12马敬红女39副教授博士高分子物理13何春菊女36副教授博士毕业设计14肖茹女38副教授硕士毕业实习15王雪芬女36副教授博士科技文献阅读与写作16王燕萍女35副教授硕士高技术纤维17俞昊男34副教授博士化学新产品开发18孙宾男35副教授博士在国外进修/合成工艺19于俊荣女36副教授博士高聚物合金20张幼维女33副教授博士高分子材料加工助剂21孙俊芬女34讲师博士生物材料学22张慧慧女30讲师博士纳米材料学23陈龙男32讲师博士大学生工艺实验第5页共15页第4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15页24吉亚丽女33讲师博士高分子材料科技进展二、立项依据第6页共15页第5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6页共15页从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分析国内外及我校的教育教学现状,阐述本项目的研究或建设意义、目的及预期成果,并附主要参考文献或资料。材料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在原化纤专业的基础上拓宽的专业。近几年,我们根据专业的定位,重点探索二级学科的拓宽模式,对化纤专业的原有课程进行整合和优化,初步建立了按材料一、二、三级学科设置的课程体系和实验体系;在培养方法上,我们利用我院的学科科研优势,对本科生实施准研究生的培养,在提高本科生的教育质量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获得2005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高分子化学》课程获得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