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为制浆造纸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课程,内容涵盖了造纸过程的基本理论和造纸工程的主要工艺过程。课程内容设置的特点是按照造纸生产过程来安排的,包括绪论、打浆、添料、纸的抄造、纸板的生产、纸张的结构与性质、加工纸和非植物纤维纸。在内容上既反映了当代造纸学科的先进水平,又兼顾了我国制浆造纸工业的实际情况,做到学以致用。本课程的另一个特点是综合性较强,应注意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学习内容提要概论一.纸的历史二.造纸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三.国内外造纸工业的现状和发展(一)世界纸及纸板的总产量、增长率、主要品种结构及地区分布(二)世界纸浆的总产量、增长率及主要品种结构(三)纸及纸板消费(四)当前世界造纸工业的一些特点1.产量虽有增长,但由于纸价下降,总体经济效益却没有相应的增长,部分企业经济效益有所下降。2.纸及纸板消耗的原浆量不断下降3.纸及纸板产量的增长,既有新增生产能力,也依靠设备运转率的提高;纸浆增长则主要依靠运转率的提高。4.企业间的合并、收购事件不断增加,企业规模日益扩大。(五)中国造纸工业现状及发展1、基本情况纸和纸板年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纸和纸板消费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中国人均消费:30KG。世界人均消费:56KG。2、我国造纸工业面临的挑战3、近年来的成绩4.存在的主要问题木浆比重小、企业规模小、中高档纸生产能力小;环境污染大。5.中国造纸工业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原因是:①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造纸工业相应发展。②各项改革的继续和深化,以及组织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市场经济日趋成熟。造纸企业的产品、品种、档次必将会逐步适应市场需求,实际上这个过程正在发生,也正在逐步显效。③世界造纸工业的科技进步和结构调整,形成了造纸工业国际化的世界格局,今后国际竞争全球化的趋势会更加明显。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吸引国际资本和技术向中国转移,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激烈的竞争,又给中国的造纸工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压力。6.中国造纸工业的发展目标(1)从实际出发,2010年产量规划为4000-4500万吨,平均年增长3-4%,品种、档次有明显提高。(2)据预测:2010年达5000-6000万吨,年增长率4-5.8%,人均消费量36-43公斤/年.人。7.为实现上述目标,要开展以下工作:(1)加快国有造纸企业的机制转换与制度创新,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A.向企业集团方向发展。B.形成规模效益型制造业。C.调整、改组、改造现有小型制浆造纸企业,上规模、减污染。D.关停并转一些产品质量差、市场滞销、污染严重的小企业。(2)建设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造纸企业。A.鼓励外商在境内外合资、合作建设大型纸厂。B.充分利用国外木材、木浆资源,继续保持木片、木浆、废纸及纸和纸板的适当进口。C.中外合资、合作项目应建立在新技术和高效率管理基础上,以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和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3)通过技术进步,促进新产品开发与老产品更新换代工作。A.纸及纸板产品应向薄型化、上质量、上档次、多品种方向发展。B.大力发展彩色胶印新闻纸、彩色胶印书刊纸、低定量涂布纸、信息用纸、生活用纸、涂料白纸板、强韧纸板等。(4)逐步增加木材纤维比重,合理配比非木材纤维和积极扩大废纸回收利用。(5)基本建设项目需采用国内外先进可行的制浆造纸及环保新工艺、新设备,充分体现科技进步,实施清洁生产,采用节能降耗新技术装备,发展高得率制浆生产线,高起点、高效率。8.我国林业的发展已具备大力发展木浆造纸的资源条件:A.近20年来,人工林发展快,1993年面积已超过3400万公顷(5.1亿亩)。B.可供加工利用的中小径材和加工剩余物等木纤维资源十分丰富。C.发展木浆造纸主要利用人工林、培育速生丰产林以及天然林抚育下来的次小芯材和加工剩余物,与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并不矛盾,相反,会促进天然林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及改善。四.纸和纸板的分类及用途纸的定义:从悬浮液中将植物纤维、矿物纤维、动物纤维、化学纤维或这些纤维的混合物沉积到适当的成形设备上经干燥制成的一页均匀的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