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4页2000年22城市居民生活观调查编者按:去年年末,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与海南省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四川省城调队、陕西省统计咨询服务部、天津市昂塞瑞咨询服务中心、甘肃经纬市场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同达信息咨询服务中心、辽宁省统计信息咨询中心等全国21家调查机构就2000年城市居民的生活观进行了联合调查。调查涉及到全国城市居民收入、支出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本次调查是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成都、哈尔滨、长春、沈阳、石家庄、太原、宁波、南京、合肥、福州、南昌、济南、郑州、武汉、长沙、海口、兰州、西安等22个城市进行的。调查总体为22市城市近郊区的5800万非农业居民。调查方法为商业中心区与生活小区相结合的配额抽样拦访,设计样本10000人,实获有效样本9872人。无病未必是健康居民健康意识大有改观第2页共14页第1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4页本次22市调查结果表明,高达62.6%的被访者对自己目前的健康状况表示满意;有30.6%的城市居民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感觉“一般”;分别有5.5%和1.4%的人表示“不太好”和“不好”。按五级计分法,22市居民对自身健康状况评价的平均分为3.78分,属于比较满意的范围。分城市看,居民对自身健康状况评价满意度排在前五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评价分3.96、济南评价分3.96、沈阳评价分3.95、太原评价分3.95、成都评价分3.90。健康满意度随年龄增加而降低调查中发现,居民对自身健康状况评价满意度随年龄增加而降低,青少年对自身健康状况评价表示满意的达78.5%,比老年人高出33.9个百分点;不满意度随年龄增加而升高,青少年对自身健康状况评价表示不满意的仅第3页共14页第2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4页有2.0%,而老年人高达16.5%。这也符合年轻人身体好、富有朝气,老年人体质差、易受疾病困扰的特点。“心情愉快”是健康的第一标准城市居民在对健康的理解上变得更科学、全面,传统观念中的“无病即为健康”的思想正在改变。本次22市调查显示,65.8%的被访者认为,对一个人的健康来说,“心情愉快”是最重要的方面,居健康标准第一位;57.3%的被访者认为身体“没病”是健康的基础,居提及率第二位;36.8%的城市居民重视身体各项指标,认为“身体各项指标正常”是健康的主要指标,表明这部分居民比较重视用科学手段保证身体健康;居第四位的是“精力充沛”,提及率达35.0%。尤其有趣的是,居民越来越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在调查中,有30.5%的被访者提到“无心理障碍”是健康的标志之一;相比之下,仅有17.3%的城市居民认为“身体强壮有力”是健康的标志,居提及率最后一位。第4页共14页第3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4页调查中,不同年龄的城市居民对健康的理解有所不同虽然不同年龄段的被访者都把“心情愉快”放在第一位,但提及率从青少年15~19岁的73.5%下降到老年60~69岁的65.5%;此外,被访者对“无心理障碍”和“精力充沛”的提及率也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其中老年人对这两个问题的提及率分别为24.3%和32.5%,分别比青少年低19.7和14.2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在“身体各项指标正常”和“身体强壮有力”两个问题上,年龄对其提及率的影响不大;但年龄对“没病”的提及率的影响最为明显,老年人对“没病”的提及率是67.2%,比青少年高出21个百分点。保持健康根本在于“注意饮食”中国城市居民对养生之道的理解更加科学。本次调查结果表明,“病从口入”被多数居民所接受,并认为“注意饮食”是保持健康的首选方法,提及率高达64.5%;其次是“注意休息”,提及率达52.7%;“经常参加体育锻第5页共14页第4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14页炼”居第三位,提及率达49.9%;多数居民已经认识到,一个好的生活方式、好的生活习惯是身体健康的基础。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