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讲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A组基础过关题组一、选择题1.(2017北京西城二模)有学者提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原有的“知识无用论、排外思想、意识形态的狂热与平均主义同时被新政策和新规划的大潮一扫而空”。其中“新政策和新规划”包括()①恢复高考制度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③设立经济特区④分配制度改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16北京东城期中)以下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表述准确的是()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3.(2018北京海淀期末)深圳是国内地方法规最多的城市之一。这些法规中,超过57.14%是在国家尚无立法先例的情况下,借鉴香港和国外经验制定的。例如企业欠薪保障条例、商业登记若干规定等。以上材料说明,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有利于()A.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B.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C.为我国法制建设提供经验D.吸引港澳商人来投资4.(2018北京海淀期末)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共产党首次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时,中国发展和建设已取得的成就是()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B.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建成D.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5.(2018北京朝阳期中)下表反映了()时间粮食产量(万油料产量(万吨)吨)1978年304.775.211980年320.567.691984年407.3111.91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C.市场经济已取代了计划经济D.加入WTO使农产品出口激增6.(2016北京海淀期末)以下是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照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②③④①二、非选择题7.(2017北京西城期末)(节选)中国近现代史上多种形式的变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材料三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2)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在管理方式方面发生的“广泛、深刻的革命”。(4分)B组能力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2016北京石景山一模)费正清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材料中所说的后一个“改变组织方式”指的是()A.深入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2.(2017北师大附中期中)《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新词汇反映和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下表为不同版本收录的部分新词汇。这主要反映了我国()年代及版次收录的部分新词汇1978年第1版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小农经济、小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1996年第3版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2012年第6版非公有制经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A.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B.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主体C.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历程D.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3.(2018北京西城期末)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A.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解放思想,对外开放4.(2015北京东城期末)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了一个立法高峰。大批用来调整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出台,这些法律()A.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B.推动了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C.回应了中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后面临的挑战D.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5.(2017北京东城期末)1980—1987年,上海金融保险业提供的GDP由7.02亿元增长到34.04亿元。对此,《上海通史》认为,上海金融保险业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释放。“制度释放”的具体表现有()①经济特区的设立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③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④浦东的开发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6.(2017北京延庆一模)20世纪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