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动理论内能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分子直径大小的数量级为10-10m。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S,V是一滴纯油酸的体积,S是单分子油膜的面积。(2)一般分子质量的数量级为10-26kg。(3)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是联系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桥梁。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1)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物体的分子或原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2)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的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1)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斥力比引力变化更快。(2)分子力的特点:①r=r0时(r0的数量级为10-10m),F引=F斥,分子力F=0;②r<r0时,F引<F斥,分子力F表现为斥力;③r>r0时,F引>F斥,分子力F表现为引力;④r>10r0时,F引、F斥迅速减为零,分子力F=0。(3)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图象如图11-1-1所示:图11-1-11.求解分子直径时的两种模型(1)把分子看做球形,d=;(2)把分子看做小立方体,d=。对于气体,按上述思路算出的不是分子直径,而是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2.宏观量与微观量的相互关系(1)微观量:分子体积V0、分子直径d、分子质量m0。(2)宏观量:物体的体积V、摩尔体积Vm,物体的质量m、摩尔质量M、物体的密度ρ。(3)相互关系:①一个分子的质量:m0==。②一个分子的体积:V0==(注:对气体V0为分子所占空间体积)。③物体所含的分子数:n=·NA=·NA或n=·NA=·NA。④单位质量中所含的分子数:n′=。3.布朗运动与分子热运动的比较布朗运动热运动活动主体固体微小颗粒分子区别是微小颗粒的运动,是比分子大得多的分子团的运动,较大的颗粒不做布朗运动,但它本身的以及周围的分子仍在做热运动是指分子的运动,分子无论大小都做热运动,热运动不能通过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共同点都是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得更加激烈,都是肉眼所不能看见的联系布朗运动是由于小颗粒受到周围分子做热运动的撞击力而引起的,它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反映1.关于分子的热运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B.布朗运动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同种物质的分子的热运动激烈程度相同C.气体分子的热运动不一定比液体分子激烈D.物体运动的速率越大,其内部的分子热运动就越激烈解析:选C布朗运动是指固体小颗粒的运动,A错误;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激烈,与物质种类无关,B错,C对;物体的宏观运动——速度的大小与微观分子的热运动无关,D错。温度、温标与内能1.温度与温标(1)意义: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标志物体中分子平均动能的大小)。(2)两种温标:①摄氏温标t:单位℃,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作为0℃,沸点作为100℃,在0℃~100℃之间等分100份,每一份表示1℃。②热力学温标T:单位K,把-273.15_℃作为0K。③就每一度表示的冷热差别来说,两种温度是相同的,即ΔT=Δt。只是零值的起点不同,所以二者关系式为T=t+273.15_K④绝对零度(0K):是低温极限,只能接近不能达到,所以热力学温度无负值。2.内能(1)分子的动能:①分子动能是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②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是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的平均值,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③分子热运动的总动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2)分子的势能:①意义: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具有由它们的相互位置决定的能。②分子势能的决定因素:微观上——决定于分子间的距离和分子排列情况;宏观上——决定于体积和状态。(3)物体的内能:①定义: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是状态量。②对于给定的物体,其内能大小由物体的温度和体积决定。③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位置高低、运动速度大小无关。1.分子势能的变化与分子间距离的变化的关系图11-1-2取r→∞处为零势能处。(1)当r>r0时,分子力为引力,当r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2)当r<r0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