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办公室政协工作总结报告自省、市政协“同心共建现代化X”专项行动开展以来,X市X区政协按照“D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委员所长”,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谱写了“广大委员积极参与、履职成果不断呈现”的专项行动X实践新篇章。聚焦民营经济提振发展信心X市X区政协充分发挥区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通过完善工作机制、构建培育体系建立问题台账等举措,切实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帮助企业在X安心扎根、健康发展。目前,X区在册民营市场主体X余万户、同比增长X%;聚集科技创新平台X个,培育X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量提升至X家、排名全市第X,培育高新技术企业X家,培育X省瞪羚企业X家,助推民营企业发展壮大。针对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不足、综合能级有待提升、民营经济增速放缓等问题,X月开始,区政协扎实开展“提信心、聚合力、促发展”走访民营企业家委员活动。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带队,实地走访X家民营企业家委员,面对面座谈交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现状等进行了解,就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需要帮助协调解决的事项进行收集,并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截至目前收集并梳理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及诉求X条,形成专题报告报送区委,得到了区委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目前,区委已下达任务给相关部门办理并纳入目标考核,有力助推了企业反映问题的解决。区政协委员、X有限公司董事长X感慨道:“没想到我反映的制约企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监管方面的问题,在区政协的协调下,这么快就得到反馈。我们将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共同把片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好。”区政协秘书长唐学才表示,区政协将会同区委督查室,督促相关部门尽心尽力解决制约企业发展、影响企业信心的突出问题,为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聚焦校地共建汇聚发展合力作为X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主阵地、集成电路的创新策源地和产业聚集区,X以产业建圈强链理念为指引,不断加速产业聚合,做好建圈、强链、延链、补链,以电子信息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正在这里集聚构建。在X区X路与X街交叉路口,一块“X信息工程大学X新型产业学院”的蓝色立牌格外醒目。X月X日,X信息工程大学X新型产业学院正式入驻X。目前,学院X余名学生已陆续搬入,即将在这里开启新的学习和生活。X信息工程大学X新型产业学院入驻X,是X区与X信息工程大学推进校地院所合作的新成果,更是X区推进产教融合的一大步。“此次合作打造了X区首个‘无围墙的大学’,通过把大学建在园区内,让园区企业和学校科研团队能够深度融合。”区政协委员、X发展服务局负责人X表示,目前学院已陆续和园区的X电子科技(X)有限公司、X有限公司等企业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我也将继续发挥委员优势作用,积极搭建供需平台助推科研成果转化、项目落地”。今年以来,区政协始终把助力“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摆在突出位置,扎实助力校地院所合作共建工作。“X科技园(X)作为校企合作示范地的领路人、科技成果转化地的探索者,园区运营X年来,始终将推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园区发展要义。”区政协委员、X科技园(X)总经理X说。通过长期的产业耕耘和发展求索,X带领团队给出了卓有成效的园区发展路径:以校地企协同发展作为园区运营根基,打造以电子科技大学为内驱的科技创新引擎,打造集生态、生产、生活为一体的产业社区开辟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沿路径,为产业服务平台的发展赋能。X的建议为园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截至目前,园区共聚集企业X家,各类创新创业与科技就业人才X余人,累计实现产值超过X亿元,税收超过X亿元,构筑起有深度、有广度、有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服务链,打造出高质量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聚焦城市品质提升工作质效2023年是X区委确定的“城市品质提升年”。今年以来,X区认真落实省市关于X大运会筹办、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等部署安排,坚持城市品质提升促治理提效,强化“品质”导向,突出“提升”抓手,积极创新空港公园城市示范区X表达,不仅营造了干净清爽城市界面,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也持续提升。漫步于X区东升街道,过去“脏、乱、差”的X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