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大纲全国卷·T28)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粮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者粮食产量平均可增加54%~106%,后者可增加27%~58%。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①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②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③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④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从整体上理解题意,全球气候变暖→危害→寻求对策→研究(体现目的性、能动性、创造性)→认识到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取得成效(对社会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精讲精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目的性、计划性、能动性,强调认识的反作用。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是认识的根本任务,①②不符合题意。气候变暖,研究对策,体现了主观认识的目的性、能动性,④符合题意。我国科学家以研究成果指导农业生产,促进了粮食增产,发挥了科学认识的指导作用,③符合题意。故选D。2.(2011·大纲全国卷·T29)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垦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反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草原承载力急剧下降。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来,农牧民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大力发展沙柳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该地农牧民种植沙柳资源林,发展沙柳产业,改变落后面貌的事例表明()①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力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决定力量③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④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主体的作用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抓住关键词“农牧民”,该题强调在改变农牧区经济发展中农牧民所起的作用,联系哲学知识,意在考查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所起的巨大作用。【精讲精析】选C。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错误。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③不符合题意。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3.(2011·四川文综·T28)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对人生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③个人的人生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可自然转化为现实④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实现人生价值需一定的社会条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思路点拨】本题以名人名言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人生理想、人生价值的理解与把握。人生理想与人生价值是历年来高考试题在人生观部分考查频率最高的考点之一。这些题目一般来讲,设置的情景材料多是年度内的社会热点人物及其事迹、言论,或者是中外蕴含哲理的名言警句,具体考查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奋斗,正确的人生理想对人生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等。【精讲精析】选A。王国维所言的这三个境界概而言之,人生第一境:迷惘;第二境:执着;第三境:返璞归真。这三个境界是层层递进、层层拔高的。经过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苦苦寻求,作者能用最明快的语言,将事物玲珑剔透地表达出来,浑如天成,这时作者的心情达到了无欲、无念、无喜、无忧的境界,获得了智慧。显然,①②是从人生观角度给我们的启示。③错误,理想转化为现实必须经过艰苦奋斗。④正确,但不是题干所要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