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7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课时规范练23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7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课时规范练23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1/11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7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课时规范练23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2/11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7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课时规范练23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3/11
课时规范练2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2018广东四校联考,28)下面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这一现象造成()货物单位1843年税率1858年税率棉花担6.54%5.72%印花布匹14.25%4.98%棉纱担6.94%4.86%A.中国海关关税自主权逐渐丧失B.中国传统棉纺业受到严重冲击C.中国日趋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D.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答案B解析根据表中棉花1843年税率为6.54%,1858年税率为5.72%,可见关税依然存在,无法体现关税自主权是否丧失,故A项错误;根据表中印花布1843年税率为14.25%,而1858年税率则为4.98%,棉纱1843年税率为6.94%,1858年税率为4.86%,可见对棉纺织业的冲击最大,故B项正确;中国日趋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应该以出口数据说明,故C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西方列强为了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故D项错误。2.(2018河南豫北豫南名校联考,7)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凭借一系列政治经济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而国内标志有“福新”“茂新”等品牌产品也充斥着市场,这些无疑造成了“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的现象。以上现象说明()A.列强加紧了对华商品输出B.国内民族企业获得长足发展C.中国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D.自然经济模式受到内外夹击答案D解析题干强调的是造成“华民生计,皆为所夺”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二是标有“福新”“茂新”这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只强调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具有片面性,故A项错误;民族企业获得长足发展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故B项错误;题干只是强调“华民生计,皆为所夺”,并不能得出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故C项错误;自然经济模式受到外部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和内部民族企业的排挤而逐渐解体,故D项正确。3.(2018安徽黄山一模,7)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单位:英镑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B.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C.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答案C解析鸦片确实可以抵消一部分英国制造品的消费,但它不是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商品输入过多,依据价值规律价格会下降,英国总体输华值依旧会上升,这与图中的数据变化有升有降不相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1848—1852年英国商品输华值呈现下降,归根结底是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市场的依赖性较小所致,故C项正确;中国征收内地税,影响了英国通过扩大销售范围来增加商品输华值,但也不是英国商品输华值下降的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4.(2018江西五市八校联考,9)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说:“西报有论者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其言虽稍过,然亦近之。乃至最可笑者,刘公岛降舰之役,当事者致书日军,求放还广丙一舰,谓此舰系属广东,此次战役,与广东无涉云云。”此材料()A.表明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积极主战B.证明满汉地主间矛盾导致战争失利C.深刻揭示了自强运动的结构性矛盾D.佐证李鸿章寄于列强调停希望破灭答案C解析材料分析了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没有涉及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的态度,故A项错误;材料“此次战役,与广东无涉”反映出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与满汉地主间矛盾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深刻揭示了自强运动中地方势力各行其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结构性矛盾凸显,故C项正确;材料分析了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没有反映出李鸿章寄希望于列强调停,故D项错误。5.(2018广西防城港模拟,28)洋务派初期只准官办企业,不准民办企业。即使后来建立的“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企业。也是置于衙门的严格控制之下。据此可以推知,洋务派()A.企图借助政权力量来实现“分洋利”B.试图通过经济垄断以达求富之目的C.为确保洋务企业独尊地位不择手段D.并未真正跨出“师夷长技”的坚定步伐答案B解析“只准官办企业,不准民办企业”体现洋务派企图用官府压制民企,无法实现“分洋利”,故A项错误;压制和“严格控制”反映了经济垄断,故B项正确;“不择手段”夸大其词,故C项错误;洋务派办企业即是“师夷长技”的体现,故D项错误。6.(...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7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课时规范练23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历史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