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规范练26大萧条、罗斯福新政及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选择题1.(2018河北保定高三摸底,21)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为了摆脱危机,打起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空前激烈的经济战()A.使世界经济秩序遭到破坏B.使世界贸易额增长开始放缓C.导致法西斯分子同时在多国掌权D.使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答案A解析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中各国进行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以邻为壑的做法导致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遭到破坏,故A项正确;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使世界贸易陷入混乱,贸易额倒退,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大危机对世界贸易的影响,与政治上法西斯夺权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大危机对经济的影响,与西方经济政策的调整无关,故D项错误。2.(2018福建厦门期末,22)1929至1932年,美国的私人投资总额从158亿美元下降到9亿美元,降幅达94.3%;同期工业品批发价格指数从91.6下降到70.2,降幅为23%,但危机形势并未得到缓解。这说明()A.国家干预的方式不可行B.应扩大生产规模以提供就业机会C.市场的自发性调节失灵D.应大幅降低产品价格以刺激消费答案C解析经济大萧条之所以发生,其原因之一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弊端,需要国家进行干预,故A项错误;经济大萧条主要是因为生产大大超过消费,要对生产盲目性进行控制,故B项错误;经济大萧条充分说明,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信奉的自由放任政策失灵,故C项正确;此时产品价格已经大幅下降,故D项错误。3.(2018江西五市八校联,21)胡佛政府在股市危机后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包括在工资、关税、价格等方面进行立法。例如,要求雇主不得削减工资,因为保持工资水平能够维持甚至刺激市场需求,可危机是世界性的,市场需求仍然不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雇主无法削减工资,就只好裁员,失业率因此而大增,到1933年,全国失业率达到25%。材料意在说明()A.胡佛政府自由放任政策破产B.胡佛干预措施加重了经济危机C.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供需矛盾D.世界性经济危机需要国际合作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出胡佛政府进行局部干预,并非完全自由放任,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胡佛干预措施导致“失业率因此而大增”,加重了经济危机,故B项正确;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供需矛盾是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胡佛局部干预措施加重了经济危机,因此需要更加彻底的改革,“危机是世界性的”,国际合作只是克服危机的措施之一,故D项错误。4.(2018全国百校联盟联考,22)威廉·艾伦·怀特在1933年对胡佛如是评价:“就为社会指明复兴的道路而言,胡佛是新时代总统中的第一人,还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人。事实上,他两者兼具。”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第一人”的是()A.号召工商界和劳工组织自愿联合互助B.推动生产者联合以稳定农产品价格C.签署紧急救济法并扩大政府公共工程D.通过“关税法令”大幅度提高关税税率答案C解析新时代是指在自由放任经济之后,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即国家干预经济。号召工商界和劳工组织自愿联合互助与国家干预经济不符,故A项错误;推动生产者联合以稳定农产品价格,也是发挥经营者自身的作用,与国家干预经济不同,故B项错误;签署紧急救济法并扩大政府公共工程是发挥政府作用,干预经济,故C项正确;提高关税是政府财政权之一,不属于新增的国家干预经济措施,故D项错误。5.(2018山西长治一模,33)1935年,一份由美国商人联合签署的反对新政的宣言写道:新政就是一帮异想天开的神经质和野心家的恶作剧,它葬送了我们先辈所创造的繁荣,让无功者不劳而获,由此毁掉了我们对于未来创造的进取心。该宣言主要针对的是()A.《紧急银行法》B.《全国工业复兴法》C.《社会保险法》D.《全国劳工关系法》答案C解析《紧急银行法》是恢复银行信誉,克服金融危机,不是“让无功者不劳而获”,故A项错误;《全国工业复兴法》是规定各行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不是让无功者不劳而获,故B项错误;《社会保险法》是规定社会福利政策,会让无功者不劳而获,故C项正确;《全国劳工关系法》是调节劳资关系,不是让无功者不劳而获,故D项错误。6.(2018湖北孝感一模,33)1935年,美国政府实施联邦艺术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