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说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1.在实验室中,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里,说明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大。()2.将钠投进水中,钠漂在水面上,熔化的钠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响声,说明钠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钠与水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3.向钠和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4.4Na+O2===2Na2O和2Na+O2=====Na2O2可说明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不同的反应。Na2O2是淡黄色固体,氧元素呈-1价,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是1∶1。()5.Na2CO3的俗名为纯碱、苏打,NaHCO3的俗名为小苏打,不稳定,既与酸溶液反应,又与碱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分别为:HCO+H+===H2O+CO2↑、HCO+OH-===CO+H2O。()6.焰色反应是大多金属元素的性质,属于化学变化。钠元素焰色为黄色,钾元素的焰色为紫色。()7.将铝箔用砂纸打磨(或在酸中处理后,用水洗净)除去表面的氧化膜,再加热至熔化但铝不滴落。原因是由于铝很活泼,磨去原来的氧化膜后,在空气中又很快地生出一层新的氧化膜,起保护作用。()8.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3H2↑,1molAl分别与足量NaOH溶液和稀盐酸完全反应,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同。()9.Al2O3+6H+===2Al3++3H2O,Al2O3+2OH-===2AlO+H2O,所以Al2O3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10.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Al3++3OH-===Al(OH)3↓、Al3++4OH-===AlO+2H2O。()11.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过量稀盐酸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H2O+AlO+H+===Al(OH)3↓、AlO+4H+===Al3++2H2O。()12.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过量CO2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2AlO+CO2(少量)+3H2O===2Al(OH)3↓+COAlO+CO2(过量)+2H2O===Al(OH)3↓+HCO。()13.少量Fe与稀硝酸反应:Fe+4HNO3(稀)===Fe(NO3)3+NO↑+2H2O;过量Fe与稀硝酸反应: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14.Fe2O3是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15.在空气中,FeCl2与NaOH溶液反应得到白色絮状沉淀。()16.FeCl3溶液可腐蚀印刷电路板中的铜箔,刻制印刷电路。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17.CuSO4·5H2O即胆矾也称蓝矾,历史上曾用于湿法炼铜,现在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18.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各成分金属。例如,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大,多数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低。()19.钢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根据化学成分,钢可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根据含碳量不同,碳素钢可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自主核对1.√2.√3.√4.×(正确为:Na2O2是淡黄色固体,氧元素呈-1价,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是2∶1。)5.√6.×(正确为:焰色反应是大多金属元素的性质,属于物理变化。钠元素焰色为黄色,钾元素的焰色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7.√8.√9.√10.√11.√12.√13.√14.√15.×(正确为: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16.√17.√18.√19.√说明:下列问题的答案中有3个是错误的,请找出,说明错因并改正。1.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会产生什么现象?为什么?答案会产生浑浊。因为反应生成的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的溶解度小,会析出NaHCO3晶体。2.Na2CO3和NaHCO3都易溶于水,分别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者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有什么现象?为什么?答案Na2CO3溶液红色深,NaHCO3溶液红色浅。因为Na2CO3和NaHCO3溶于水都发生水解反应而呈碱性,且Na2CO3水解程度较大。3.能否用Ca(OH)2溶液区别Na2CO3、NaHCO3?答案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Na2CO3。4.将少量Na2CO3溶液加入到稀盐酸中和将稀盐酸逐滴加入到Na2CO3溶液中,反应现象一样吗?为什么?答案不一样。将少量Na2CO3溶液加入到稀盐酸中,立即产生气泡;将稀盐酸逐滴加入到Na2CO3溶液中,开始无气泡,随后产生气泡。因为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