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下午3点50分,A公司的管理中层会议终于结束了,接下来,人力资源部经理开始安排研发部的绩效考核会议,该会议事先通知3点30开始,但由于前边的会议占用了一段时间而被迫推迟。这个时候研发部经理提出:现在都快四点了,绩效考核会能不能不开了?人力资源部经理:还是开吧,都安排好了。研发部经理:我认为绩效考核很难做,公司在整我们。人力资源部经理:这是公司统一安排的,做起来再说吧。我在人力资源部推行,效果不错呀。研发部经理:做起来是可以,但是搞的不好,反而起反作用。谁来负责?……这种场景,相信很多公司的HR经理都有经历过。辛辛苦苦制订的绩效考核办法无法推行,部门管理人员和员工产生抵触情绪,对于考核或敷衍了事或互相推诿,致使人力资源经理疲于应付,处境尴尬。事实上,中国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以上案例表现出来的问题比较典型,但它只是绩效管理问题“冰山”中的一角。难怪在国内一家权威管理刊物的调查中,“如何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被列为最困扰中国企业十大管理难题之首。企业寄希望于通过绩效管理来落实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但效果显然很不理想。为什么企业战略难以有效执行?罗伯特.S.卡普兰在《战略中心型组织》中指出:只有不到10%的战略得到了有效的实施。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问题到底在哪里?勿庸置疑,战略本身不明晰或者应付了事是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要让战略有效执行,战略本身也应该是明确和清晰的。从系统的角度看,需要明确构成企业战略的五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企业必须通过战略五要素的有机组合,系统地解决企业“做什么”和“如何做成功”这两个基本问题。以华为公司为例,我们探讨一下她是如何构思这五个要素的。l使命和愿景是企业的目的和追求,是企业的梦想。不管是华为早期提出的“三足鼎立”--与欧洲、北美的电信设备巨头比肩,还是后来《华为基本法》提出的“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都明确表达了华为的抱负,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第3页共9页第2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9页l业务范围即企业要做什么样的业务,定位于什么样的市场和产品。在94年左右深圳房地产热潮中,很多人鼓动华为投身房地产,但华为决定只做通信设备,抵御住了房地产市场的巨大诱惑。如果当时华为去做房地产,也许中国多了一家优秀的房地产公司,但就没有了今天迈向世界级企业的一流电信设备供应商。《华为基本法》更是通过“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的承诺,表达了华为技术专注于通信设备业务的决心。当然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抉择中孕含着巨大的风险,华为也因未选择“小灵通”业务和“CDMA95”业务而遭受了挫折。l增长向量代表了企业的成长方向和路径。华为在市场成长上沿用了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基本策略,在产品发展上则从交换设备起步,逐步发展到接入网、传输、移动、数据通信、业务软件和终端,从而成为全方位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成长的轨迹正是中国高科技企业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典型写照。l竞争优势是企业成功的根本。华为之所以能在与国际通信巨头竞争中屡屡获胜,正是在性能和功能与国外对手不相上下的前提下,利用价格和服务优势获得客户的认可。在局部战役上,华为强调集中优势兵力,在客户关系上舍得投资,甚至不惜采用人海战术,最终赢得胜利。l资源协同是战略取得成功的保证。不管是人力资源、财务资源还是技术、经验等知识资源,都应该发挥其协同效应,尽量实现资源共享。华为一直未实行事业部制,而是实行产品线管理模式,正是为了构筑公司统一的技术平台,达到技术资源的充分共享,而这正是华为产品繁荣的基石。尽管如此,华为在2001年提出了华为最大的浪费是经验的浪费,强调要提高经验的积累和共享。战略的构思和制订固然重要,但是实践表明:70%-80%的战略不成功原因不在于战略的制订而在于战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