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5页宝鸡市初中新课程创新教育实验研究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宝鸡市新建路中学课题组摘要:本课题是我校参加宝鸡市第一轮创新实验子课题《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研究》的深入,报告在简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目标、理论依据和方法、研究过程之后,重点就六个方面的成果和收获进行了论证,探索了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四种模式和四个策略,实现了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效果评价的转变,得出了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能促进实验教师综合素质显著提升,有利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三点结论,并指出了研究中的不足和今后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关键词: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一、研究背景及意义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成为时代主流。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需要创新教育,因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时代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实践证明,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主要应得益于后天的培养。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学生要立足于社会,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各种自主活动是智力和认识得以充分发展,同时也是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完善人格特征所形成的基本条件。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是在实践和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自主创新性学习就是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的学习形式,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较高形式,倡导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全国中央教科所子课题第2页共25页第1页共2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5页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在新课程改革中,课堂应是学生活动的主阵地,应是师生创造性思维和学生个性张扬的主场所,我校《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是在参加了宝鸡市第一轮创新教育教改实验基础上,针对第一轮子课题《教法改革与培养创新能力研究》的深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是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成果的进一步的升华。课题研究目的旨在不仅要重视教师教法的改革,学法的指导,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学习心理、动机,学习的策略,促进课堂教学中教法与学法的和谐一致,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开发课程资源,改革学生的评价体系,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此课题的研究,一方面引领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新型的教学观、人才观,另一方面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探究、大胆创新,成为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的人才。二、研究目标1、研究自主创新教学的理论、目标、评价及操作模式,探索各学科的自主创新性教学的特征,逐步形成各学科自主创新性教学模式。2、提高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3、提升教师教育科研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捕捉和加工信息能力、课堂调控能力、与学生沟通交流能力、自主创新性情境的创设能力,促进研究型教师群体的形成。三、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一)、理论依据1、主体性教育理论主体性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主体性是指人在对象性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教学角度来看,学生是认知和发展的主体,但并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具有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的个体。学生的主体性是在教学活动中逐步发展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手段。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主体性最本质的体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过程是在教育影响下与客体环境积极地相互作用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