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题综合实验题1.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向溶液X中滴加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则X中含有SOB.向NaAlO2溶液中滴入NaHCO3溶液有白色沉淀,则AlO结合H+能力比CO强C.向2mL2%的CuSO4溶液中滴加几滴1%NaOH溶液振荡后,滴加0.5mL5%葡萄糖溶液,加热,未出现砖红色沉淀,证明葡萄糖中不含醛基D.检验某补铁药片(主要成分为亚铁化合物)是否氧化变质,使用氯水和硫氰化钾溶液答案AB解析C项中,应在NaOH溶液中滴加少量CuSO4溶液,错;D项,氯水有氧化性,错。2.下列实验或方案正确的是()A.在漂白粉中滴入70%的硫酸,立即产生黄绿色气体,说明硫酸具有还原性B.久置的酚酞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未变质),加入少量酒精,沉淀消失,再将该溶液滴入NaOH溶液,变红,说明酚酞易溶于酒精C.在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微热,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无砖红色沉淀,说明淀粉未水解D.检验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在蔗糖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入适量稀NaOH溶液中和,再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答案BD解析A项,在漂白粉中滴入70%的硫酸,立即产生黄绿色气体,是因为+1价和-1价氯元素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硫酸只是提供酸性环境,错误;B项,久置的酚酞溶液溶剂挥发,出现未溶解的酚酞固体,酚酞是有机物,易溶于酒精,正确;C项,硫酸是催化剂,催化淀粉水解后的溶液显酸性,此时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生成硫酸铜,再加热也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错误;D项,检验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时,一定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入适量稀NaOH溶液中和,再在碱性环境下才能发生银镜反应,正确。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溶液X中一定含有SOB用铂丝蘸取溶液Y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溶液Y中含Na+,不含K+C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H2CO3的酸性比H2SiO3的酸性强D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析出了NaHCO3答案CD解析A项中如果含有SO,也能被稀硝酸氧化为SO;B项中黄色可以掩盖钾的浅紫色焰色。4.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褪去2min后,试管里出现凝胶非金属性:Cl>SiB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铝箔熔化但不滴落熔点:氧化铝>铝C常温下,向浓硫酸中投入铁片铁片不溶解常温下,铁不与浓硫酸反应D向某溶液中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少量氯水先无明显现象,后溶液变成血红色溶液中含有Fe2+,没有Fe3+答案AC解析A项,盐酸是无氧酸,只能说明盐酸的酸性比硅酸强,不正确;C项,铁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不正确。5.根据下列操作及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选项操作及现象结论A将0.1mol·L-1氨水稀释成0.01mol·L-1,测得pH由11.1变成10.6稀释后NH3·H2O的电离程度增大B常温下,测得饱和Na2CO3溶液的pH大于饱和NaHCO3溶液常温下水解程度:CO>HCOC向25mL冷水和沸水中分别滴入5滴FeCl3饱和溶液,前者为黄色,后者为红褐色温度升高,Fe3+的水解程度增大D将固体CaSO4加入Na2CO3饱和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检验固体成分为CaCO3同温下溶解度:CaSO4Ksp(Ag2CO3)答案BC解析A项,X可能为碳酸盐、亚硫酸盐、硫酸盐等,错;B项,KIO3与HI发生归中反应生成I2,遇淀粉显蓝色,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正确;C项,H2CO3的酸性强于苯酚,正确;D项,沉淀向着难溶的方向进行,则Ag2S的溶度积小于Ag2CO3,错。7.下列实验设计能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