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检测(二十三)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单项选择题1.节日,是时间的隘口,更是心灵的驿站。每逢中秋,人们常会想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到春节,人们常会感慨“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国文化就这样浸润着每一个炎黄子孙。这表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③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④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选C中国文化浸润着每一个炎黄子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①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不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错误;中国节日文化体现了浓厚的中国气息,④正确,故选C项。2.中国春节的庆祝活动已超越华人的范围,成为吸引不同族群的大事。世界上凡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都欢庆中国的春节。中国的春节越来越国际化,说明()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③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结晶应该保护和弘扬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解析:选B②错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世界文化繁荣;③错误,民族精神是优秀民族文化的结晶;①④符合题意,故选B项。3.一封家书,一段历史。千百年来,传统家书维系着人间的亲情,记录了时代的变迁,是文学、美学、书法、礼仪等文化的综合载体。目前,为了避免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传统家书悄然消亡,一些有识之士倡议抢救散落在民间的传统家书,这是因为()A.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结晶B.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D.文化环境影响着人们的品格与素养解析:选B民族精神是优秀民族文化的结晶,A项说法错误,排除;传统家书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所以要抢救散落在民间的传统家书,B项说法正确;C、D两项与题意不符。4.乾隆年间,英国公使秘书用五线谱的方式将我国民间小调《茉莉花》记录成乐谱,并把它传到了西方。后来意大利歌剧《图兰朵》以《茉莉花》为主要音乐素材,在意大利演出后造成了非常强烈的“中国震撼”。这说明()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②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创新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④中华文化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认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①不选;《茉莉花》传到西方并被作为歌剧《图兰朵》的主要音乐素材,这说明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创新,②正确;《茉莉花》传到西方并促进了西方文化的发展,这说明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③正确;材料并没有说明中华文化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认同,④不选。5.江苏省徐州窑湾古镇,是历史上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该镇有1300多年历史,“日过桅帆千杆,夜泊舟船十里”,鼎盛时期有古建筑一万多间,有“黄金水道金三角”和“小上海”之称。但由于人为破坏,千年古镇遗存缺失,致使大运河申遗成功而徐州无缘运河遗产名录。这启示我们()①尊重文化多样性要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②要处理好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③保护传统文化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④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在于发挥其经济价值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A材料反映的不是要“注入时代精神”而是要加强保护,③与题意不符;④观点错误,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品格;材料强调必须要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处理好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6.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是中国政府在海外设立的官方文化机构。目前,中国已在全世界范围内设立了35个中国文化中心。为促进中国优秀文创产品“走出去”,2018年5月10日~6月30日,2018“中国文创产品展示周”陆续亮相全球29个国家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这有助于()①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相互交流、借鉴②加深交流,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③促进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④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