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吸氧术教案资料VIP免费

吸氧术教案资料_第1页
1/7
吸氧术教案资料_第2页
2/7
吸氧术教案资料_第3页
3/7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吸氧术吸氧术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辅助治疗措施,在实际工作中,主要用于纠正病人因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缺氧状态,主要目的是: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病人的生命体征。1.物品准备:针对吸氧术的操作,首先在操作前要做好物品准备工作,需要的物品有:一次性吸氧管、湿化瓶、生理盐水、治疗碗、弯盘、棉签、手电筒等。其中湿化瓶主要的功能是将干燥的氧气湿化,以利于病人吸入。它的结构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是瓶盖,其主要结构是刻度标尺,用于显示氧气流量的大小,其标尺通常标记为5、10、15三个刻度,分别表示每分钟5L、10L和15L的氧流量,另外,在氧流量标尺的下方,有一个黑色的氧流量调节钮和两个通气接口,其中,黑色的氧流量调节钮位于瓶身的前方,用于调节氧流量大小,其调节方法是:逆时针旋转为增加氧流量,顺时针旋转是减小氧流量。考试中我们通常将氧流量,调节在每分钟2~4L左右,也就是2~4小格即可。接下来介绍两个接口,位于瓶身侧方的接口是“氧气的出口”,也就是经过湿化了的氧气,会经此口流出,这一出口主要与吸氧管的末端连接;而位于瓶身背侧的接口是“氧气的进气口”通常用与氧气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瓶、中心供氧装置的接口连接。最后,是氧气湿化瓶下半部分,也就是瓶身,主要用于盛无菌生理盐水,在考试中我们无需将整个湿化瓶装满,只需倒满瓶身的1/3~1/2即可。2.操作步骤:(以中心供氧的鼻塞法、面罩法操作为例)操作前,要带好帽子、口罩、向考官口述洗手。操作者将所用物品携至床旁,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取得病人同意后,取手电筒检查患者双侧鼻腔,观察鼻腔粘膜有无感染、出血等异常情况;确认无异常情况后,取无菌棉签放入生理盐水中浸润,用于清洁病人鼻腔,注意,每侧鼻腔只用一个棉签。清洁病人鼻腔后,安装氧气湿化瓶,先将湿化瓶上的氧气输入接口与中心供氧装置连接,然后用无菌纱布持“湿化管”进行连接,连接以后,再将无菌生理盐水缓缓倒入湿化瓶中,只需倒满瓶身的1/3~1/2即可,同时安装好瓶身待用。注意此时不要打开氧流量开关。连接鼻塞式吸氧管:安装好氧气湿化瓶后,打开一次性吸氧管包装袋,找到吸氧管末端的接口,与湿化瓶左侧的氧气输出口连接,然后打开氧流量开关,调节流量(每分钟2~4L);完成上述步骤后,检查吸氧管是否通畅,将吸氧管放入装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治疗碗中,若有气泡溢出,表示吸氧管通畅,若无气泡溢出则表示吸氧管阻塞,需要及时更换吸氧管。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确认无误后,再将吸氧管的鼻塞缓缓插入病人鼻腔,调整吸氧管的松紧度,协助病人整理好衣物,询问病人感受,交代注意事项。连接面罩式吸氧管:安装好氧气湿化瓶后,将面罩吸氧管末端连接在湿化瓶左侧的氧气输出接口处,调节好氧气流量(每分钟6~8L),连接面罩,最后将氧气面罩置于患者口鼻部,调整好位置,松紧适度。向病人交代注意事项,询问病人感受。最后,在给氧记录单上,填写给氧的时间及氧流量,并将记录单悬挂在中心供氧装置上。3.其他吸氧方法:1.鼻导管式吸氧法,鼻导管吸氧与上述介绍的吸氧方法步骤相同,只是插入鼻腔的深度不同,需要注意的是鼻导管插入的估算长度为:鼻尖至耳垂或外耳道口距离的2/3,这个深度,位置达到了病人的鼻咽部,而其他吸氧法只需插入到鼻前庭即可;相比而言,鼻导管式吸氧法由于插入位置过深,病人耐受性要相对差一些。2.氧气枕式吸氧法:主要用于短途、便携供氧使用;氧气枕为一长方形橡胶枕,枕的一角连接有橡胶管,管上设有调节夹,用于临时调节氧流量;使用时,将氧气枕上的橡胶管,连接湿化瓶的“进气口”,输出口则与吸氧管连接,供病人使用。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常见考官提问:1.应用鼻塞法吸氧,有什么优缺点?答:鼻塞吸氧的主要优点是简单、方便,不影响咳痰和进食。缺点为氧浓度不恒定,易受患者呼吸的影响。2.吸氧时为什么要应用湿化瓶?答:医疗用氧是纯氧,气体干燥没有水份;干燥的氧气会刺激病人上呼吸道粘膜,易引起病人不适,甚至导致粘膜损伤。所以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给氧时需要使用湿化瓶。另外,使用湿化瓶还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吸氧术教案资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