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检测(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2014·河北保定高三调研)下图示意某一河流的某一测站在2008年7月18日至20日测得的降水量和径流过程曲线。读图完成1~2题。1.测站附近开始出现泛滥洪峰的时间约是降雨停止后的()A.9小时B.18小时C.27小时D.36小时解析:由图可知,该地降雨止于18日12时,而开始出现泛滥洪峰的时间为19日6时左右,故降雨停止后的18小时左右开始出现泛滥洪峰。答案:B2.如果未来在相同的降雨情况下,该地河流径流过程线的“洪峰”点却呈现向左移动的情形,这最可能是由于()A.测站下游开始修筑堤防B.测站下游大量引水灌溉C.测站上游植被遭受破坏D.测站上游兴建大型水库解析:在相同的降雨情况下,洪峰点却向左移动,这说明出现洪峰的时间提前了,这显然与测站上游径流汇集的速度加快有关,这最可能是由测站上游的植被遭受破坏、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导致的。答案:C(2014·石家庄一中月考)读“我国某地潜水位埋深与气象要素相关模式图”,回答3~5题。3.图中①②③线分别表示()A.潜水位埋深、气温、空气相对湿度B.空气相对湿度、气温、潜水位埋深C.气温、潜水位埋深、空气相对湿度D.气温、空气相对湿度、潜水位埋深解析:由于该地位于我国,其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左右,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左右,故①曲线表示气温;由于气温与空气相对湿度一般呈正相关,即气温曲线与空气相对湿度曲线形状大致相似,故③曲线表示空气相对湿度;由于该地潜水的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故潜水位埋深与降水量有关,即②曲线表示潜水位埋深。答案:C4.该地可能位于()A.东北平原B.太湖平原C.华北平原D.珠江三角洲解析:由图可知,该地最冷月的气温在0℃以下,应为温带地区,同时根据潜水位埋深变化趋势可知,春季该地潜水位埋深变深,说明此时蒸发量大,降水少,用水量大,结合选项中的四个地区可知,华北平原此时为春旱,灌溉用水较多,造成潜水位埋深加深,因此该地可能位于华北平原;东北平原春季气温低,蒸发量小,潜水位埋深变化不大。答案:C5.当潜水位埋深小于5米时,该地区()A.空气相对湿度小于50%B.盐碱化加重C.月降水量在50mm到100mm之间D.月均温高于15℃解析:由图可知,当潜水位埋深小于5米时,该地区处于7、8月份,其月均温高于15℃。空气相对湿度大于50%;此时正值雨季,盐碱化不严重;月降水量在100mm以上。答案:D(2014·乌鲁木齐第一次诊断性测验)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称为迎岸风。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完成6~7题。6.成因与海陆热力性质有关的离岸风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由图可知,②③为迎岸风,①④为离岸风。①为印度半岛冬季的东北风,是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答案:A7.与⑤处离岸风不具有相关性的是()A.上升流B.渔场C.海雾D.雨林解析:⑤处为离岸风,受此影响,沿岸形成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易形成渔场;在离岸风的影响下,深层冷海水上泛起到降温作用,海水表层水汽遇冷凝结,多海雾;沿岸形成荒漠景观,并没有雨林景观。答案:D(2014·河北邯郸高三质检)下面的左图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该地岩石主要为砂岩,甲为一河心沙洲,P、Q为航道;右图为该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古人把宝藏藏于“右岸”,“自飞瀑右行八百步”。读图完成8~10题。8.该河流可能位于()A.吉林B.湖北C.山西D.云南解析:由右图可知,该沙洲在春季和夏季,有两次面积变小的过程,其中夏季减小的较多,说明该河流在春季和夏季有两次河流流量变大的过程,即出现小的春汛和较大的夏汛,其河流的补给类型为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在我国有上述两种补给类型的河流应在东北地区,故该河流可能位于吉林。答案:A9.对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Q河道为该河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流向为自西南向东北B.若该河段自东向西流,则Q河道将慢慢变深C.若在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则图中河心沙洲面积增长速度可能减缓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解析:若在河流上游修建水坝,则河流泥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