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招聘与甄选》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学时:54课程学分:课程类型:理论+实践1.课程的定位与设计思路课程的定位1课程的定位根据浙江中小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及未来发展要求,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按照学生最适合就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分为“生产管理岗位群”、“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群”、“会计岗位群”、“销售管理岗位群”。其中,“人力资源岗位群”对应的岗位为人事专员、招聘专员、培训专员、绩效管理专员和薪酬管理专员等5个岗位。依据职业岗位群的特点,分析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设计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群”所涉及的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包括《员工招聘与甄选》、《员工绩效管理》、《员工薪酬管理》、《员工培训实施》和《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训》。《员工招聘与甄选》是专业必修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企业员工招聘的流程、途径和员工甄选的方法,按照标准要求学习完本课程后,基本能够直接胜任中小企业员工招聘专员这一岗位工作。主要包括:招聘的流程、招聘计划的制定和招募渠道的选择、素质模型与测评、人员甄选的方法和技术,如心理测验、面试的核心技术、评价中心等。课程的设计思路该课程是依据《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中的“员工招聘管理”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根据社会用人单位对招聘管理专员的技能、能力和素质的需求为基础,基于典型工作过程分析,构建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按照“知识点、技能点和学习情境”三个层面设计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重视实践教学,课程大量采用单项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方式训练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该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融入了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意识课程组教师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通过课堂提问与讨论、单项模拟、案例分析、课程报告等形式,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态度,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沟通表达、探索学习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等能力。2.探究性、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相结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组聘请企业招聘管理人员与学生进行座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招聘管理实际问题的理解。在每个学习任务中,通过团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单项任务课程模拟,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参加课题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中,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使其更好地掌握所学和应用所学。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及效果引入《奥派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平台》,通过仿真实践模拟平台,让学生真实体验、亲身实践为企业进行员工招聘的全过程;引入《北森人力资源测评教学系统》,使学生能够掌握人力资源测评的方法和技术;通过《国智源人力资源沙盘模拟系统》,让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特别是招聘是如何支持人力资源管理的;通过学习情景“招聘模拟”,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拟定公司进行完整的招聘模拟,切实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总之,通过多种现代教育技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更好掌握招聘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并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4.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致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采用平时考核与最终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占20~30%,综合实践训练占30~40%,期末占30%~50%。在平时考核中,根据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表现、单项课程模拟结果和完成作业的情况,并综合小组评分与教师评分给出成绩,对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性能力进行测评;综合实践训练中,根据学生把理论用于企业实践的实际动手能力,对其岗位工作能力和技能进行测评和考核;期末考试中增加操作实践训练题来考察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同时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测评。前设课程本课程学习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