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3 古诗鉴赏 2准确判断古诗所运用的表达技巧题点训练VIP免费

江苏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3 古诗鉴赏 2准确判断古诗所运用的表达技巧题点训练_第1页
1/13
江苏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3 古诗鉴赏 2准确判断古诗所运用的表达技巧题点训练_第2页
2/13
江苏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3 古诗鉴赏 2准确判断古诗所运用的表达技巧题点训练_第3页
3/13
题点训练二准确判断古诗所运用的表达技巧[目标解说]对古诗所运用的表达技巧的考查是高考古诗鉴赏考查中的一个重点、热点,也是考生复习时的重点、难点,而准确判断诗句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则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为此,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作准备:一是继续强化各种表达技巧特征、例句及表达效果的学习;二是提高读懂诗歌的能力,掌握判断表达技巧题的审题答题规范。当然,这一切都得靠在训练中实现。宜增大练习量,增强自信,提高准确判断的能力。【真题回做】(2013·安徽)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注]《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1.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答案(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寓诗旨,含蓄地道出诗人心境的孤独。(不同点)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皎月悦目,风竹悦耳,恬静怡人。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冷袭人。解析本题考查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来把握诗人的情感。这两首诗都是借景抒情诗,诗人的情感寄寓在诗歌的意象中。韦诗中的意象是:皎洁明月、霜风动竹、惊栖之鸟。恬静的月色,人略显孤独。赵诗中的意象是:残烛、秋雨、深竹、惊鸟、寒枝。凄冷萧瑟之景蕴含凄凉孤独之感。同时两人对景物描写的差别体现了两人心境的细微差别。2.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答案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修辞手法。韦诗第一句“皎如烛”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赵诗第一句中“侵残烛”的应是“月”,此句以“晕”替代。赏析修辞手法时要结合诗歌表达的作者的感情。【错题回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郑侍御谪闽中高适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请简要赏析诗歌尾联在写作手法上的特点。答案尾联运用了象征和虚写(想象)的表现手法。“雨露”象征皇帝的恩泽,“逢雨露”虚写对方肯定会得到赦免,回到京都;“风波”象征友人生活中会遇到的艰难险阻,诗人以“慎风波”告诫友人要小心行事。如此一来,表意含蓄委婉,令人回味。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宋城子[南宋]李好古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落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漫悲凉。少年有意伏中行①,馘②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③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注①中行:中行说,西汉文帝时太监,后降匈奴,成为汉朝大患。②馘(ɡuó):割耳朵。③治安:贾谊曾给文帝上《治安策》。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列举出两种,并作简要分析。答案①借景抒情。作者运用单调的景物形成辽远、凄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对国事的担忧、惆怅的心情。②用典。作者运用“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击楫中流”等典故书写自己年轻时的雄心壮志。③直接抒情。作者运用“徒感慨,漫悲凉”“空怅望”抒发悲伤、惆怅之情。④对比。作者把年轻时的远大理想与现在的愿望成空进行对比,写出作者的失落之情。(答出两点即可)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怀秦髯李彭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晓莺。本诗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指出并具体分析其作用。答案反衬。作者以春色的美好反衬自己心情的苦闷,又以心情的苦闷反衬对友情的执著,突出了友谊的弥足珍贵。【核心知识回放】表达技巧是一个非常宏观的概念,其内在系统非常复杂,具体分类模糊不同。一般认为:(1)“表达技巧”“艺术手法”“写作特点”“表现手法”皆是同一个意思,只是在“表现手法”一词使用上有广义、狭义之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3 古诗鉴赏 2准确判断古诗所运用的表达技巧题点训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