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5页教研活动管理办法开展经常性的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专业科应经常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及实训工作经验,探讨教学理论和科学知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为保证教研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制定本办法。第一章教研活动要求第一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学校工作实际,由教育研究室制定年度教研计划;并不定期收集教育信息,提供给校领导和各部门。第二条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各专业科根据教育研究室的教研计划,结合本科室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并报教育研究室。第三条教研活动主要通过个体活动与集体活动有机结合、专题研究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来实现。第四条教研活动原则上每两周一次。一学期不少于8次。第五条教研活动应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与教研活动无关的事件不得占用教研活动时间。第六条所有教师必须按时参加教研活动,一般情况下不准请假,特殊情况需请假的,必须履行请假手续。第七条每个教师每学年至少撰写一篇教研总结或论文。第八条各专业科每学期根据开课计划,开展相互听课活动,交流教学经验。每个教师一学期听课不少于6节。第九条教研教改课题应报教育研究室。第十条根据教学需要,积极与兄弟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第十一条每学期结束后,各专业科对本学期教研活动资料进行整理,并写出教研活动总结,一并交到教育研究室备案。第二章教研活动内容第十二条理论学习、研究为了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切实转变观念,加强理论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的选择要注意体现时代性、相关性,并且做好学习笔记备查。提倡期终写学习心得、论文,保证教师观念时刻紧跟时代节奏。第十三条学习、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一)明确该科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理论和技能及其教学体系、主要思路和逻辑主线。(二)明确教材的各部分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三)明确教材中的基本现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四)明确每个部分的具体教学目标、要求,并据此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层次。以上四方面是动态的,即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作相应的变通,不能一成不变。第十四条熟悉、研究教学过程主要是指课堂教学的研究。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可以说,课堂教学的研究深入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课堂教学的研究一般采取讲课、说课、评课的方式进行。说课是基础,评课是关键,要客观的评出问题、评出改进措施、评出努力方向。(一)教法研究。主要研究教材处理方法、教学思路设计、课堂结构安排、教学语言设计、提问设计、板书设计、难点突破方法等等。第2页共15页第1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5页(二)学法研究。主要研究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介绍学习经验,揭示学习规律,预习、复习和考试的方法等等。(三)教学手段研究。主要研究如何利用教学的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的辅助手段主要包括自制教具、挂图、投影、录像、电视,特别是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第十五条教育教学研究主要是指课题研究。(一)国家级课题研究项目。按照《学术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申报和管理。(二)以应用研究为主。课题研究要与学校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干什么,就研究什么,实践与研究相互促进。(三)以微观研究为主。课题要小,便于集中精力研究,容易组织资料,也容易取得效果。(四)以引入研究为主。从自身的工作需要出发,引入和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经过消化和改造,创造性地运用于教育教学工作。第三章教研活动管理和监督第十六条教育研究室每学期至少应参与4次教研活动,倾听教师的讨论,与教师共同围绕专题探讨教学活动。第十七条为使教育教学研究的开展能够落到实处,应在专业科长的带领下,做到“科科有项目,人人出成果”。学校将在本学年度后期进行一次学术成果评选与奖励,并组织向上推荐。第十八条每学期结束,各专业科应向教育研究室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