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电子教案1教案姓名高红莉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时间2015.3.6节次1-2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西医结合专科授课内容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的掌握中药、中药学的概念,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概况重点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著作难点中药学的概念自学内容无使用教具多媒体相关学科知识中医学基础教学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介绍《中药学》课程二、基本概念中药、本草、中药学、草药、中草药、民族药、中成药(重点讲解中药、中药学的概念,讲述中药的特点及中药学的含义及其各分支学科,介绍本草等相关概念。)三、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原始社会药物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介绍药物的起源。(二)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1.酒和汤液的发明促进了医药的进步。2.药物知识有口耳相传发展到文字记载,“药”字的出现。3.最早收载药物的著作:《诗经》、《山海经》、《黄帝内经》、《五十二病方》。(三)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代表著作:《神农本草经》,介绍其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版本情况、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5分钟10分钟5分钟10分钟中药学电子教案2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四)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65~581年)代表著作:《本草经集注》,介绍其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其他有名的本草著作,《雷公炮炙论》。(五)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代表著作:《新修本草》,介绍其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其他有名的本草著作,《本草拾遗》、《食疗本草》、《海药本草》等。(六)宋金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代表著作:《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介绍其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其他有名的本草著作,《开宝本草》、《嘉佑本草》、《图经本草》等。药性理论的发展。(七)明代(公元1368~1644年)代表著作:《本草纲目》,介绍其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本草纲目》的突出成就及其影响。其他有名的本草著作,《炮炙大法》、《救荒本草》、《滇南本草》等。(八)清代(公元1644~1911年)代表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介绍其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其他有名的本草著作,《本草述》、《本草备要》、《本草求真》等。《神农本草经》的重新编辑。(九)民国时期(公元1911~1949年)现代科学技术对中药发展的影响(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49年10月以后)中医药书籍的整理、中药的现代研究、当代中药教育事业的振兴。(以上内容重点讲解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著作。采用启发式教学)四、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10分钟10分钟10分钟15分钟10分钟10分钟5分钟中药学电子教案3教案姓名高红莉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时间2015.3.7节3-4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中西医结合专科授课内容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第三章:中药的炮制、第四章药性理论第一节:四气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的1.了解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到底药材生产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了解植物药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位的一般采收原则。2.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熟悉常用或特殊的炮制方法,了解其余的炮制方法。3.掌握中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掌握四气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重点中药的炮制,中药药性理论难点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自学内容无使用教具多媒体相关学科知识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教学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一、复习上次课的重要内容:中药学概念,各个时期代表本草著作。二、道地药材的概念三、道地药材形成的原因及如何发展道地药材(明确道地药材的概念,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四、中药的采集(一)采集与药效的关系(二)不同药用部位的一般采收原则1.全草类。2.叶类。3.花、花粉类。4.果实、种子类。5.根、根茎类。6.树皮、根皮类7.动物昆虫类。8.矿物类5分钟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