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国际在线消息:在上周刚刚闭幕的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上,美国次贷危机成为与会代表热议的话题之一。多位中国经济界的高层人士在论坛上表示,截止到目前,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小。他们普遍认为,在继续推动金融业改革的同时,中国应吸取次贷危机的教训,加大对金融业的监管工作。由于世界的全球化在这场危机面前谁也不能置身度外。一场美国次级贷款债券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大动荡,使全球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出现了衰退迹象。面对美国次贷危机,各个国家都在高度警惕可能对本国带来的影响,中国也不例外。由于美国次贷危机源自于美国盲目扩展的房地产市场。而中国房地产市场在连续数年飞涨之后,至今热度仍然不减。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泡沫过大,很可能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在今年出现拐点,甚至是进入“寒冷的冬天”。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先生表示,这样的看法太过悲观。“我不认为中国的房地产面对的是一个低谷,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产生的对房地产的需求,)不管有没有美国的“次贷危机”,也不管有没有2008年的奥运会,它总之是一个需要二十到三十年才能完成的长期发展战略过程。所有的这些突发事件或者是重大项目,它影响的只是资金或者资源积聚在空间上的结构关系和时间上的结构关系。在某年会稍微集中一点,在某个区域会集中一点,并不会因为美国有‘次贷危机’,中国的房地产就会来了冬天。”但是,经济学家、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胡祖六先生则认为,虽然到目前,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房地产业的影响还未显现出来,但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房地产业应放松警惕。因为从美国的经验来看,房地产业一旦出现问题会对整个金融体系和对宏观经济产生严重影响。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可能要避免中国特殊论,不能因为我们中国是地大物博或者是我们过去三十年以来经济持续高涨。发生在美国的这些房地产的泡沫最后破灭,或者引发了金融危机,可能跟中国无缘,这点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很谨慎。“除了房地产业之外,中国的金融机构由于所持的次贷资产不多,因而也没有受到太大冲击。12日,中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先生在华盛顿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第十七届部长级会议上表示,在此次次贷危机中,中国一些金融机构因拥有相关金融产品而有所损失,但这些损失有限且都在可消化范围内。在出席上月举行的中国全国人大年度例会时,周小川也做过类似的表示。他说:“中国的金融机构在次债方面也是有一些投资的,这些投资也会有损失的,但是总的来讲,数量和比例都不大。也就是说中国金融机构次债投资所占的比例比较小,能够消化。还有就是中国金融机构规模都是比较大的,经营状况也是比较好的,少量的损失他们也是可以承受的。”虽然如此,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业敲响了警钟。美国的次贷危机是通过多种金融衍生工具,使得高风险的房地产资产以证券化方式进入投资市场。目前,中国正处于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初期阶段,虽然规模较小,但是也要从起步阶段就注意有效控制和化解市场风险。在博鳌论坛召开期间,不少中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负责人认为,中国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有必要吸取美国、欧洲的商业银行在此次危机中遭受损失的教训,保持清醒头脑,将风险控制放在首位,实现自身的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先生认为,在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中,董事会对风险管理负有主要责任。“董事会的成员,他们的专业水平以及他们的经历更加地多元,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对风险会提出他们的意见。此外,他们的专业的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他们必须是对金融业有非常深刻的了解。”姜建清还指出,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投资者要负相当大的责任,因为它们购买了大量美国的债券。他呼吁,亚洲的债券市场应该更加多元化,使投资更加分散,这样将有利于分散风险。中国银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