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防空知识问答1.什么是人民防空?答:人民防空(简称人防)是国防的组成部分。其含义是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2.人民防空主要防护手段“走”、“藏”、“消”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走”就是疏散。在战争到来之前将战时不宜留城的居民和对支援战争具有重要作用的厂矿企业疏散搬迁到相对安全地区,以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藏”就是隐藏。在敌人对我进行空袭时,组织留城坚持战斗、坚持生产、坚持工作的人员转入地下,将重要的战备和生产、生活物资转入地下,利用人防工事进行隐蔽,减少人员和物资的损失。“消”就是消除空袭后果。遭空袭后,组织人防专业队和人民群众,对损坏的各种设备设施、受伤人员进行抢险、抢修、抢救,恢复城市功能,保障生产生活的稳定。3.防空警报信号分为哪几种?鸣放时间怎样规定?答:防空警报信号分为三种: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解除警报,连续鸣3分钟。4.除了遭到空袭外,在什么样情况下警报器鸣响?答:平时,在发生重大灾害,比如地震、水灾、有毒物质泄漏等,根据需要,由国家或当地政府临时发布公告,进行警报器鸣响,告知居民采取必要的防护行动。例如,四川汶川地震后,为了表达对遇难者的哀悼,国务院发布公告,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全国统一鸣响警报。5.个人应急包内的物品主要有哪些?答:(1)证件类(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信用卡、保险单、现金等);(2)饮食类(方便食物和婴幼儿食品、饮用水、);(3)服装类(衣服和皮肤防护器材);(4)工具类(多用工具刀、防护眼镜等);(5)照明类(手电筒、蜡烛、火柴、电池等);(6)药品类(急救药品、急救包、个人急需药品等);(7)卧具类(棉被或毯子);(8)求生类(人防守册、求生指南、家人联系方法和收音机等)。6.听到预先警报信号时应注意什么?答:当听到预先警报后,实施紧急疏散,或利用人防工程掩蔽。离家前家庭成员要分工行动,密封包装食品、贮存饮水并盖严、切断电源、转移易燃物品、关闭煤气、熄灭炉火、关闭门窗,而后各自携带应急包并帮助老、幼、病、残离开住房,奔向防护工程掩蔽。来不及进入人防工程的人员,要离开房屋,佩带个人防护器材,就近掩蔽疏散,以减轻空袭伤害。每个居民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镇静和谨慎,因为匆忙、惊慌、反应错误都会使危险性增加。7.警报解除后怎样行动?答:解除警报后,市民应配合人防专业队伍开展消除空袭后果的抢救抢修工作,如就近救护伤员、找寻被困人员、扑灭初起火灾、协助维持治安、堵漏、消除潜在危险、消除沾染、修复通信等。警报解除后,仍要注意收听广播,了解解除警报报后人员行动的注意事项,如哪些道路不能行走,哪类食物、饮水不能食用;关注疫情通报、放射性沾染、染毒或带菌情况通报;了解敌空袭规模、方式及城市破坏情况通报,以及对下一次敌空袭的预测等,以便有效地做好再次防空行动的准备。8.空袭时室内人员如何行动?答:听到空袭警报声或判断为空袭时,未进入人防工程的室内人员应迅速按家庭或单位防空方案分头做好防护行动,尽可能背上应急包离开家门,跑向紧急疏散地域。不能离开时,应帮助老幼立即在墙根、墙角、桌下或床下卧倒,用头盔、被子、枕头或塑料盆等将头部盖住。要避开玻璃窗、高架、吊挂物品和易燃易爆物。当敌空袭破坏情况严重,迫使人员离开室内时,应用个人防护器材保护呼吸道、头部等要害部位。有火灾烟雾威胁时,还应披上浸湿的大衣或毯子,爬行或弯腰通过着火的房间。此外,还要清除室内可能形成新危害的隐患。9.空袭时室外人员如何行动?答:当室外人员听到防空警报或发现遭袭征候时,空旷地带人员或街道行人要立即进入最近的人防工程,或利用地形地物如沟渠、土包、矮墙、花坛等各种有阴影的遮蔽物隐蔽,其阴影区可减轻光辐射,减轻冲击波的杀伤作用。如果人员在狭窄街区,应立即进入坚固建筑物内,贴近墙角蹲跪或在结实的床桌下掩蔽。车上人员听到空袭警报后,不要急于下车,要稳定姿势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