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态化发展对策研究[摘要]XX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主要以高污染和高能耗的传统产业为主,经济生态化发展面临严峻考验,通过绿色金融推动XX省经济生态化发展迫在眉睫。在阐述XX省经济生态化发展基本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绿色金融支持经济生态化发展存在对绿色经济发展支持不足、绿色金融体系构建不完善、消费者绿色消费理念不强烈和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提出加大对绿色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培养消费者绿色消费理念和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等对策建议。[关键词]XX省;绿色金融;经济生态化;绿色经济一、XX省经济生态化发展基本现状目前,XX省的经济生态化并不良好,在其能源消费结构中,对煤炭的消费占整体比重高达70%以上,远高于世界30%的平均水平,也高于全国64%的平均水平和其他省份,如此高的煤炭消费需求直接导致XX省面临环境和资源的双重压力。在实施新标准后对XX省11个城市环境进行第一阶段监测,结果仅有2个城市达到空气质量标准,达标率低于20%。与此同时,XX省的经济发展存在结构严重失衡问题,20XX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8.6%,其中重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高达22%,位居全国第一。XX省的碳排放增长快且规模大,位于全国前列。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XX省经济的新常态必须由传统的数量扩张型模式转变为可持续型绿色模式,逐步构建“发展质量导向”的新体系。绿色金融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在提高市场运作效率、生态化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引导资金流向、减少资源环境约束、化解产能过剩、转变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等。XX省经济生态化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的大力支持,也是抑制污染性投资、鼓励绿色投资的必然选择。二、绿色金融支持XX省经济生态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一)对绿色经济发展支持不足。XX省的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银行业的本质是“逐利”的,而发展绿色金融第1页共5页前期投入比较大,实现盈利的时间成本较多,这些都与银行经营的宗旨相悖,所以真正施行绿色金融理念的银行少之又少。从建国初期以来,XX省银行业的考核指标主要以经济指标为主,几乎没有把绿色金融指标纳入到考核体系中。在考核和利益的双重驱动下没有银行机构真正把环保指标纳入到考核指标中,几乎不会考虑银行客户的产品或服务行为是否是环保的,没有认识到绿色金融的重要性。尤其那些商业银行,更加注重利益,仍然走着“高耗能、高利润、低环保”的老路,缺乏对绿色金融的认识和重视,为了能在短期内实现利润,银行还是会对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提供贷款等服务。(二)绿色金融体系构建不完善。XX省的绿色金融体系仍不完善,这主要是因为XX省发展绿色金融时间较晚,发展比较滞后,绿色金融体系仍没有建立起来,还是比较碎片化的。各金融机构对构建绿色金融的积极性不足,许多研究成果仅停留在概念层面,这些都阻碍了XX省绿色金融的发展。目前,XX省已经明确提出要把建立绿色金融体系上升为战略目标,但是却没有详细的实施步骤和实施规则,这些都影响战略目标的实现,如果只是依靠政府强制手段,而不是充分发挥市场的能动性去推动绿色金融体系的建立,就不能使绿色金融快速、健康的发展。XX省是非常典型的以银行业为主的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依赖银行的绿色信贷机制,其他金融机构对绿色金融的参与度较低,发展程度也比较弱,所以XX省的绿色金融体系发展不完善,有待提高。(三)消费者绿色消费理念不强烈。新兴的绿色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有较大的不同,绿色产业是新兴产业,它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前期投入较大,回报较慢,需要大量、充足的资金,例如一些环保企业、节能企业在引进环保技术、更换节能设备时成本都比较高,投资回报也较慢,所以开发绿色项目的成本就很高,导致商业银行对绿色企业发放贷款时的成本就比较高。目前在市场上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消费能力仍不足,这主要是因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有一定的保守性,对绿色产品的认知度不高,不接受绿色产品的高价格,从而影响了绿色产品的市场销量。遇到这些实际问题时,XX省政府应该从政策上大力支持第2页共5页绿色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