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0页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攻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必须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为根本宗旨,以培养科学和专门技术中德才兼备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为目的。具体要求如下: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认真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2、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广泛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国际前沿理论及最新发展动态,具有良好的数量分析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创造性地提出新的正确的观点、理论、方法或科学地利用最新的研究成果解决重要的实际管理问题特别是电力与能源工业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能胜任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科研、教学及电力与能源工业、政府、企业、工程、信息或技术等方面的管理和科研工作。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3、身心健康。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于2006年4月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授权。是国家电力公司和河北省的省部级重点学科,由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承担培养任务。长期以来我校该学科利用管理科学理论致力于解决国民经济建设尤其是电力与能源工业急需的重大管理工程问题,在管理科学与应用、电力系统工程与应用、运筹与优化、信息管理与决策分析、工程项目管理、高等工程教育管理比较、能源与环境工程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形成了鲜明的能源与电力特色,先后获得了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5项其它国家级项目,获得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1项省部级科研及教学成果奖。已经造就了一支学术水平高、骨干年轻化、梯队结构合理、科研力量雄厚的学术队伍。具备培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各项条件,在管理领域具有雄厚的实力和齐全的学科体系,是为电力、能源工业及地方建设培养高级管理工程人才的摇篮。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1.管理科学与应用2.电力系统工程与应用3.运筹与优化4.项目管理5.信息管理与决策分析6.金融工程7.工程项目管理8.高等工程教育管理比较9.能源与环境工程10.水资源系统工程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培养方式第2页共10页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0页(1)博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必要时可设副导师,或组成指导小组。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培养博士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协助指导。副导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及高级职称,指导小组成员必须具有高级职称。(2)博士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重点是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进行创造性研究工作的能力;同时要根据本学科专业的要求、学位论文的需要及个人的实际情况学习有关课程;要学会进行创造性研究工作的方法和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3)博士研究生培养可采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方式。(4)博士生可在校内攻读,也可由国内、国际的校际间联合培养。2.学习年限全日制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非全日制(在职)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提前攻博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含硕士阶段)。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博士生的课设置应以培养博士研究生创造性地从事研究工作能力为目标,以教育创新为手段,以创新教育平台建设为主线,要根据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要求,拓宽、加深专业需要的基础理论,把握本学科发展或交叉学科发展前沿动态,通过课程学习,为博士论文选题与科研方法创新奠定坚实基础理论。博士生的课程设置分学位课、必修环节和任选课三大类。学位课分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专业核心课。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修最低学分为12学分,其中学位课7学分,必修环节5学分。课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