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4页苏联模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谈谈对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看法当代大学生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内容提要:科学发展观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对于指导社会主义社会怎样发展,向何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要旨。文科的学生更应该深入的研究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及历史发展过程,以便更好的向全体师生进行宣传。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和世界形势,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提出来的。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人的全面发展、五个统筹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决定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是党在新世纪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断完善、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了发展途径。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深入学习和研究科学发展观,以便坚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念。而作为一名文科的学生,我们更应该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深入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意义及理论基础等,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利用专业知识宣传和实践科学的发展观。下面我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一下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是向着共产主义社会不断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共产主义社会是全人类的理想,我们应该为之不断奋斗。但是在生产力还没有高度发达到那种可以按需分配的程度时我们应啬谈共产主义。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到“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1]列宁直接把这一过渡时期命名为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向着共产主义发展的社会,但不是共产主义社会。那么我们社会主义的发展观就应该既面对我们的现实,又体现实现共产主义的努力。党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前瞻了社会发展的前景,体现了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首先,新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可以找到它的理论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其实就是把人当作价值的实现目的,不论我们发展生产力还是发展政治文化,都只有一个最终目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资本主义把人当作实现人类发展的手段,而社会主义把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当作目的。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实际上只是用最大限度地浪费个人发展的办法,来保证和实现人类本身的发展”。[2]而社会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3]社会主义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因此简单地认为社会主义就是“一大二公”是不对的,这不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他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纠正,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因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第2页共14页第1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4页“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共产主义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形态。而共产主义是什么?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