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NJINBINHAIGAOZHIJIAOYU编辑委员会主任:马连华副主任:杜学森阎泽[常务]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列]:马连华于崇起王俐王洪军王淑文刘峰刘树密许荣振张华成李煦杜学森杨莉孟恬武少文尚书清要同林徐芳徐秀卿窦俊洁执行主编:阎泽专职编辑:姜军专职编务:刘兆媛责任校对:姜军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地址:天津市塘沽区庐山道1101号电话:02225215119电子信箱:kyc@tjbpi.com.cn天津滨海高职教育2007年第1期(总第19期)目录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杜学森(1)工学结合条件下教学质量的内涵分析……………………阎泽(7)多校区办学条件下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管理模式初探………………………………………………………………………………李荣华(11)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特点及启示……………………………王淑文(14)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与实践研究电子注册制度与我校学籍管理现代化研究……………………………………………………………………………………………郭玮(20)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浅谈会计教育中的教学改革创新…………………………王静(25)浅析会计信息失真…………………………………………刘春玲(28)和谐社会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战略思考……………………………………………………………………………………………杨中柱(32)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会计……………………………………李金茹(36)个人所得税引起的税收制度的思考………………………王晓薇(39)员工工作满意感理论来源研究……………………………熊明良(42)应用技术研究使用异步调用技术扩展web服务…………………………李民(47)文化与文学研究浅析基于“博客”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仇旺龙(50)从文选看萧梁以前旅游文学文体的使用和发展………………………………………………………………………………………姜勇(53)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杜学森(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市300451)摘要: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地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其目的在于通过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专门技能水平来实现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研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表现形式以及运作方式,在目前的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形势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运作方式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与特征全国三次职业教育产学研会议之后,形成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对职业教育的定格、定向、定位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已经作了明确的规定。近年来,由于招生、就业、观念等方面的原因,职业教育的加快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而与此同时,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却不断攀升。如何解决二者间的矛盾,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2005年8月19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了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会议主题是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以就业为导向,推进工学结合、勤工俭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的新发展。周济部长指出:“推进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职业教育战线要提高认识,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逐步将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到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路子上来,与产业部门和企业一道,共同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互利共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把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勤工俭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