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8页六、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运行机制有的研究者指出,“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缺乏生气,难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更不用说激发创意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了。因此,那些有远见的教育家发出了“让课堂充满生活活力”的呐喊。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是实施新课程的本质要求。主体部分主题1:课程教学要为学生发展而设计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即我们通常讲的备课与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为了有效地上好课,教师无疑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但是,这种设计不应当是铁定的限制教师与学生探索、创造的框子;课堂上的教学操作也不应当是“教案剧”的照本上演。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富有个性、具有独特精神生活方式和经验的学生;教学要促进学生发展,就不能无视这个存在。正因为学生是“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艺术了。’(布卢姆)”课堂情景是极为复杂的,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透视课堂,课堂实际上展现的是不同的场景。从社会学角度看,课堂呈现的是人际交往包括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画面;从文化学的角度看,课堂呈现的是以教师为代表的成人文化与以学生为代表的儿童文化相互沟通、整合的画面;从心理学角度看课堂呈现的又是教师与学生心理不断调适、冲突的画面。课堂还是动态存在、变动不居的,即使教师备课准备充分,也难以设想到课堂中会出现的形形色色的情况和事件。课堂总是处于一种流变的状态,正如同古希腊的哲学家所讲的“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一个教师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心态的变化,知识经验的积累状况在变化,课堂的物理空间也在变化。所有这一切,都时刻挑战着教师的智慧,要求教师必须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形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根据自己对课堂各种各样信息的综合把握,即时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得当的措施。但在中小学的课堂中,我们常常见到的是教师千篇一律的教学行为、一统僵化的教学策略和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模式。创新就是打破旧有的模式化的东西,如果以刻板的行为替代多样化的行为,创新也就无从谈起了。充分发挥教师自己的智慧,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生机,课堂上才能显现真正的活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无疑应当认真做好教学设计,以保证课堂教学运作的有效进行。这里所指的“教学设计”,主要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系统方法把各种教学资源有机地组织起来,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的安排作出整体计划,建立一个分析和研究的方法,制订解决问题的步骤,对预期结果做出估价。实际上,所谓教学设计,也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和“怎样教”进行的规划。我们知道,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M·加涅曾提出一个“为学习而设计教学”的口号,这个口号依据一种“系统观”更加全面和合理的看待学与教的关系,也反映了人们对学与教关系认识的深化。教学不仅仅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教学是人们精心创设环境,通过与外部条件的第2页共18页第1页共1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8页作用方式,激发、支持和推动学习内部过程的有效发生和学习结果的达成。教学本身是围绕着学习展开的,教是为学服务的。为学习而设计教学即意味着不能仅仅考虑教师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畅,而是把学习与学习者作为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