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業之存貨管理資訊系統實做陳世興王宏文王裕仁林鈺傑義守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高雄縣大樹鄉學城路一段一號聯絡人:turboman@linux.im.isu.edu.tw摘要物流業的重要性隨著企業的全球的佈局而越來越高,能否正確、即時的將客戶所需要的產品,運送到他們所指定的地方,並保持整個供應鏈的順暢,除了實體物流的創新外,並取決於其中資訊的流通,所以如果能將此整合,必能發揮出物流的功效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本專題乃針對物流中心之存貨管理進行研討,在此專題中,首先使用一些存貨模式作為運作核心,並使用模擬退火法進行儲位指派,運用排程方法如R&Mheuristic降低流程時間。系統實做方面先使用資訊分析方法如延伸個體關聯模型(eERM)、IDEF等,來釐清資訊流之間的傳遞並建構資料模型,接著依照此資料模型及利用網頁程式JSP(JavaServerPages)加上關連式資料庫來建構出一套跨平台的存貨管理系統以作為本研究內容成果之展示。關鍵詞:存貨管理、模擬退火法、R&Mheuristic、個體關聯模型、IDEF1.前言1.1研究動機任何一種企業,原則上都需要某種程度的庫存來運用,例如製造業進行生產時,如果有存貨可以運用,就可以讓生產過程更加平順。但若庫存過多,也會增加持有成本,造成資金的積壓,而容易陷入資金週轉不靈的情況。反之若庫存不足的情況發生,則會影響到生產進度,並且也會增加訂貨的次數而提高製造成本。由以上的討論,可以知道存貨管理主要是找出存量與訂購量之間的平衡,適量的存貨一來能使生產能夠正常運行,二來可以增加企業可運用的資金。另外,因為從存貨著手來改善成本,所減低的相等於直接利潤的回饋,不像依靠提高產量並增加銷售來獲利,而增加生產與管銷的成本。因此,企業如果能運用存貨得當,必定能增加營運的績效。除了適當的管理存貨外,物流中心每天的營運作業裡包含了許多的流程也需要資訊系統完成。例如訂單處理的作業成效深深影響著後續的揀貨、進出貨與配送等作業;以及為了配合日趨嚴格的交貨時間(如983),因此如何能提供快速的服務,將產品即時送到客戶手上,便成為企業競爭力的重大考驗。1.2研究目的現在消費者的需求模式已經朝向多樣少量的情況來發展,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生產模式必定無法採行大量生產的模式來提供服務企業與企業間產品對市場的情況,傳統的孤軍奮戰對抗形式也不再適應,取而代之的是上下游廠商間供應鏈的整合,使得物流中心(DistributionCenter)的重要性提昇,就像洞庭湖般吸納供應商所生產的產品,形式上可能為少樣多量的形式,經過物流中心的配送給下游零售商而轉換為多樣少量的型態,並溝通上游製造商與下游零售商資訊的傳達,讓整條供應鏈所需要的訊息能夠暢行無阻。本研究之目的,是希望結合庫存管理與供應鏈的整合,規劃出一套物流中心之存貨系統來符合消費者的需求,提高滿意度,並達到訊息快速的傳遞交換,以期提高服務率並降低存貨水準及成本。對於物流中心而言,也期能在眾多的方法中找出一套提供學者一個從學術理論到實際的資訊架構建立的參考。1.3研究方法首先針對存貨管理、訂單、揀貨、作業排程等內容加以深入了解,並收集相關參考書籍與論文來閱讀。歸納整理出一套適合運用於實務的架構,最後實際建構一存貨管理資訊系統。建立此資訊系統的的步驟為先了解存貨管理的內容及理論依據;接下來進行流程分析,從中刪減不良進而改善,完成流程分析後,從流程分析之模型中萃取所需資料。以eERM、IDEF1X為工具建立資料模型及資料間的關聯,最後撰寫程式完成系統之建置。2.文獻探討2.1物流中心的功能物流中心,它是一種設施,在配銷過程中處理商品的集中分配,它具備有訂單處理、倉儲管理、流通加工、揀貨配送,甚至擴大至兼具尋找客源、擁有最終通路、採購、產品設計及開發自有品牌等之功能。在產銷垂直整合方面,物流中心具有縮短上、下游產業流通過程減少兩方產銷差距之仲介機能,亦可進行水平關係之同業、異業交流整合支援,以合理降低成本。(現代化商業流通物流http://www.materialflow.org.tw)2.2存貨制度物流中心或是一般製造業都會使用一些方法管理他們的存貨,存貨制度管理在物流中心裡協助其顧客管理存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