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及其对策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及其对策湖北XX县区三阳中学户善美【关键字】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对策【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全面推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仍面临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整体教学水平不高、评价体系不科学,课程改革举步维艰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狠抓基础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学生的监督管理力度等等,以此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农村中小学存在的问题。1、学校基础设施差,办学条件艰苦落后。一些城市“窗口学校”有学生公寓、教师公寓、校园网站、图书馆、体育馆、科技大楼等。与其相比,许多的农村中小学却是另一片凄惨景象:学校教学设施陈旧,教学设备缺乏,严重地限制了教学的发展,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中央财政用于教育的经费主要是满足农村孩子读得起书的问题,远远不能满足基础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造成学校教学设施严重不足。图书室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更没有像样的操场,没有必要的体育设施,就不用说多功能和专用教室了。教师特别紧张,有的教师一人教授几门课程。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严重老化。原有办学规模及教学设施在现代教育新形势下就显得更加捉襟见肘了。就是这样城乡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办学条件悬殊大的这种不公平的教育客观存在,严重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久而久之造成教育质量下降和师资严重流失。2、整体教学水平不高,体现在师资建设不配套。由于农村中小学所处的位置、交通、经济及社会生活环境相对落后,乡村教师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缺乏吸第1页共6页引和挽留优秀教师安心农村教育工作的实力和条件,导致教师数量不够、整体实力不强、教学水平偏低、教学效率普遍不高的局面。然而,这种被动的局面却始终难以缓解。虽然近几年有不少新机制教师充实到了农村中小学,但简陋的条件,加上交通的不便,信息的闭塞,仍然难以留住这些年轻教师。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对现有教师培训缺乏相应的力度,激励机制不灵活、教师的工作压力太大,参与业务进修及教研教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造成部分教师观念保守、思想落后、知识老化。教学质量普遍较差,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客观要求,严重影响着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制约着整个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部分年轻教师刚刚被培养成熟,1眼看着能够为农村教育事业挑重担、作贡献,可是大多数都被那些条件优越的城市学校挖走了,使农村学校几乎难以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3、部分家长教育思想保守导致育人观念落后。交通闭塞、地理分散、信息传递不畅是广大农村的基本情况。受传统观念、小农经济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父母目光短浅,多数家长产生了对子女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正确的理想教育与行为导向,对孩子们全面发展缺乏必要的信念支持和监督引导,造成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生缺乏学习自信心,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持续学习的决心。加之大量的人外出务工,获得了短期经济利益,学生及家长只看到眼前利益,导致新一轮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普遍盛行,大部分农村学生缺乏学习内动力,部分学生干脆过早放弃学习,外出打工挣钱。这样一来,学校教育在缺乏家长的理解与支持、社会的重视与认可等多方面不利的因素中,没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仅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效果。4、留守儿童骤然增多,家庭教育呈现空白。广大农村由于大量的劳动力输出,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由此产生的留守儿童骤然增多,家庭教育环境的严第2页共6页重缺失,导致孩子们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孤独感、自卑感、失落感长期困扰着他们,促使其人格发展走向极端。现阶段的留守儿童综合素质较差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过早地离开父母,使他们的家庭及亲情教育出现了空白,过于溺爱的祖辈没有及时对他们的成长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二是父母本身的原因——外出打工挣钱,成为他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他们根本没有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