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综合练习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2.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3.无差异曲线:是指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4.家庭预算线:也称消费者可能线,它是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5.价格--消费曲线:我们把由于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的均衡点的连线,叫价格——消费曲线。6.收入——消费曲线:我们把由于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的均衡点的连线,叫收入——消费曲线。二、单项选择题:1.C2.B3.D4.D5.B6.C7.C8.B9.D10.A11.B12.C13.D14.B三、多项选择题:1.ABC2.ACE3.CE4.ACE5.BDE6.BCDE7.AD8.ADE四、判断题:1.√2.ⅹ3.√4.ⅹ5.√6.ⅹ7.√8.ⅹ9.ⅹ10.ⅹ五、问答题:1.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是: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总效用是边际效用之和。参见教材P292.什么是消费者剩余,如何衡量?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如图所示:上图表明如消费者购买Q1商品,则商品价格为P1,实际支付总价格为OP1CQ1。如果消费者购买商品数量为Q2,则商品支付价格为P2,实际支付总价格为OP2DQ2。同样购买Q2商品,按第二种购买比第一种多支付价格P1P2DE。同理可证,如果对OQ1商品从少到多,一个一个购买,则会比一次购买多支付价格为三角形面积AP1C。这就是消费者剩余。参见教材P313.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条件下消费者的均衡。第一,基数效用条件下消费者的均衡假定消费者只购买两种商品A和B,则消费者均衡条件公式和购买限制条件公式为:MUAPA=MUBPB=λPA•XA+PB•XB=M当MUA/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