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一、导入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三位特殊的主人公,他们是——(生回答,师板书),那么,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生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简单交流)小结:这篇课文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国一个革命家庭和德国侵略者为了情报而斗智斗勇的故事。其实,这只是当时正在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缩影。小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从1939年9月1日开始,以德国、意大利、日本等法西斯侵略国组成了轴心国,以美国、苏联、中国、法国等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组成了同盟国。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最后于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而告终。过渡:了解了本文的写作背景,相信通过接下来的学习,你们的收获会更丰硕。二、出示目标有这样一句名言:“无目标的努力,有如在黑暗中远征。”课堂学习也一样,我们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老师根据课后习题及大家的学习实际,预设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看大屏幕。学习目标:根据课文内容理解“生死攸关”的意思,感受伯瑙德一家三口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精神。生齐读。好,那就让我们一起朝着目标前行。三、议人物,悟品质。(15分)1、师:当危险步步逼近时,伯瑙德妇人一家三口是怎样和敌人巧妙周旋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有关语句,反复读一读,在旁边简单写出自己的感受。2、生自学。3、全班交流。从母子三人的言行你感受到了他们什么样的精神?(1)夫人的机智、爱国:假“换”真熄;担心情报站的暴露会危及更多人的安全、危及国家的主权。(“不堪设想”意思?猜想一下后果。现在再来看,指的是谁的生死?一家三口到更多的同胞以及盟国的人民。)(2)雅克的机智、勇敢:假搬真端;坐待最后的时刻。孩子是懂事的……坐待最后的时刻。(会做什么?)多了不起的雅克啊!(3)杰奎琳的机智和可爱:假睡真拿;用说话麻痹敌人。(4)三个人的团结、配合:没有言语的交流,但彼此知道该做什么。(热爱祖国)同学们,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在这场没有硝烟却又扣人心弦的战斗中,勇敢机智的一家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让我们再回到课题,谁能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生死攸关”的理解。生交流。生死攸关:“攸”在字典上是“所”。这个成语表面意思是烛光的燃、熄和一家三口的生死有着密切的关系,深一层看,也和送情报、取情报、用情报的人有着密切的关系,更深一层看,也和整个法国人民、同盟国人民的生死存亡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能够决定众多人命运的是平凡而伟大的伯瑙德夫人和两个儿女,他们在危急时刻——(手指板书)热爱祖国,镇定自若,机智勇敢,相互配合,成功地化解了危机。他们是法国人民的英雄,也是世界人民的英雄!下面,就让我们转换角色,也成为这场斗争中的一员,去体会当时情况的紧急以及三个人物的勇气和智慧,用朗读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敬佩之情。师读:那位情报部的中尉点燃了蜡烛,情况万分危急……女生齐读:我知道,蜡烛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情报就会泄露,同时也意味着我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我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灭。师读: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女生齐读:我的心提到嗓子眼儿,我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一旦这个情报站暴露,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师读: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男同学1:“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男同学齐读:(雅克)我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但在斗争的最后阶段,自己必须在场。我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最后的时刻。师读: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眼看就要燃到金属管处了,突然,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女同学1: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男同学1: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来,我给你讲讲我的路易莎好吗?”女同学1:“那太好了!不过……司令官先生,今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