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学习2——5自然段。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以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4自然段。3.学习2、3自然段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今天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走进甘肃,走进敦煌,走进——(生齐说)莫高窟。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顺序分别向我们介绍了什么?3.过渡:我们先走近莫高窟的彩塑。二、学习彩塑段1.谁来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彩塑有哪些特点?(莫高窟珍藏着1200多尊彩塑。说明数量很多。这里的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2.不仅数量之多,而且彩塑艺术水平之高。那么究竟有哪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呢?(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3.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教师指着图片,让学生说)4.有没有发现这里的写作密码?师小结:我们从这一段的描写中学到了有详有略的手法。整个一段的结构,有没有看出来了?(总分结构)5.指导背诵。老师读总,你们读分。(师生配合读。)最后一句是游人的——生:感受。师:这一段后面要求背诵的,老师给大家两分钟时间。生:练习背诵。指名试背。6.同学们,看到这一尊尊神态各异的彩塑,游客们会怎样赞叹呢?(想象说话)大家都不停地赞叹,这就是“啧啧赞叹”。7.听了游客们的赞叹,作为一个中国人该是多么骄傲和自豪啊!难怪作者说——(齐读)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三、学习壁画段1.出示过渡句“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这是过渡句,巧妙衔接了上下文。齐读。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上文写的什么?下文呢?“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到底有多大呢?我来给大家做个计算题,如果以1平方米为单位把这些壁画连接起来,足足有45公里。大致相当于乘汽车从泰州到泰兴。这就是“宏伟”。2.老师什么都不讲了,请你自己读课文去发现,这一段跟前面一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生轻声朗读思考)交流:你发现了什么?(1)总分结构。总写是……分写是……(2)有详有略。略写的是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的……有的……详写的是飞天……(3)都是——有的……有的……有的……这是排比句式。(4)最后一句都是写人们的感受。3.不错,老师要奖励你们,请大家看飞天,好好地看——生默看图片。师:能对上号吗?有的可以,有的还有点模糊,还是读书上的文字好,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飞天。生读。交流: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4.当堂练笔。壁画上的飞天,来源于古代艺术家们的想象。同学们也不妨大胆的想象一下,还有什么姿态的飞天,按照书上的格式,通过文字展现飞天的优美动人?(学生写在《补充习题》上)交流:谁来介绍你所看到的飞天?【预设:生1: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脚踏祥云,遨游天边;有的手拿宝剑,冲入云霄;有的手捧花篮,漫天浮游;有的追逐打闹,悠然自得;还有的口吹竹笛,笛声悠扬。(老师点评:仿佛也让我听到了优美的乐曲声。)生2:壁画上的飞天,有的手朝祥云,凝望碧空;有的舞步翩翩,雅雅颂歌;有的手捧仙桃,飘入云间;有的篮挎玉水,步伐轻柔;还有的纤纤玉手,吹萧飘音。(老师点评:实在是美得让我们陶醉。)生3:壁画上的飞天,有的手捧花束,撒向大地;有的手拿玉萧,吹奏乐曲;有的面望同伴,追逐打闹;有的置身花丛,追赶蝴蝶;还有的三五成群,谈笑风生。(老师点评:她们真是悠然自得啊。)生4: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舞动裙摆,翩翩起舞;有的挥舞彩带,遨游碧空;有的倒悬身子,挥洒绿叶;有的手拿柳笛,轻盈吹奏;还有的端坐云霄,双手合十。(老师点评:感谢你们让我仿佛走进了飞天的世界,身心随着飞天飘旋。)】5.孩子们,这一段课后也要背诵,最难的就是写飞天的部分。我们先来攻克难关。好不好?借助图片,指导背诵。生练习背诵。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