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附件:贵州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方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创新性实验计划是“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我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组织与管理,确保项目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指南》、《贵州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贵州大学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精神,制定本方案。第二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造精神”为核心,以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重点,以强化大学生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为目的,以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为手段,积极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激发大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兴趣,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建设创新教育文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第三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的原则,按照“自由申请、专家评审、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程序公平立项。第四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由学校统一组织,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形式实施,实行学院、学校、省、国家四级立项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制度。第五条项目重在让大学生参与和体验科学创造、研究与实验的过程,强化实践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兼顾“研究成果”。第六条学校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实验室等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研究,提供优先使用服务。第二章项目申报第七条申报对象一、以我校全日制本科大二、大三学生为主体,并作为项目主持人,大一、大四学生为辅,作为项目参与者;二、申请者应品学兼优,对科学研究或社会实践具有浓厚的兴趣,具有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团结协作的精神;三、申请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队。鼓励学科交叉和年级交叉组团申报项目,团队人数不得超过5人。理工农类项目团队一般由1-5人组成,文科类项目一般由1-3人组成;四、每个学生只能申报参加一个项目,不允许同时在不同项目之间交叉申报;五、在研项目未结题者,其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同一级别的新项目。第八条指导教师一、每个项目须配备一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由项目主持人所第3页共9页第2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9页在学院指派;二、指导教师应具有副教授及其以上职称,一般应主持过校级以上科研或教改课题。三、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指导职责,审查项目申请表、任务书,加强过程指导,审查原始数据、科研日志和实验报告,督促学生按期结题。第九条项目来源及要求一、选题原则: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内容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方案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避免项目超大、过难;二、项目研究范围:1、各学院实验室中教学计划之外的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项目;2、结合学校有关重大研究项目的课题;3、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紧密的课题;4、学校本科学生课外科研训练优秀项目的深化研究课题;5、本科学生学科竞赛引伸的研究课题;6、社会调查及其其他有研究与探索价值的课题。三、项目成果形式:小发明、小创作、小设计、调研报告以及研究论文等。四、项目来源:教师科研或学生自主寻找。五、项目研究周期:项目研究周期一般控制在1-3年。第4页共9页第3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9页六、项目申报时间:项目原则上每年申报一次,每次申请由学校发出通知之日起开始受理。七、已获准立项资助的项目,不得重复同级申报立项。第三章项目评审第十条拟申请立项的个人或团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择确定研究项目,并按要求认真填写《贵州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请书》,送导师和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审核。第十一条各学院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的拟报项目进行初评。对申请项目的真实性、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经费预算、项目实施的条件和时间等提出针对性的意见。第十二条学校根据各学院报送的项目,组织校内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