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汉武帝“大一统”》(第一课时)教案年级:____班级:______授课教师:_______主备人授课时间第1课时审核人课型新授课题第15课《汉武帝“大一统”》(预习课)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史实,进一步探讨这些措施所起的作用。过程与方法:①感知“推恩令”,独尊儒术,对匈奴战争等史实,积累对汉武帝时代的认识,理解汉武帝“大一统”的时代特征。②学会运用已有知识和时代条件分析问题的方法,联系生活和理解历史知识的方法,敢于立论和善于论证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西汉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的封建王朝。教学重点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教学难点对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理解及评价。学习方法分析比较法、学生自主性探究学习、教师指导点评。学习流程“三环五步”教学模式。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习导引明确目标】1.了解王国问题的解决。2.掌握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而采取的各项措施及影响。3、正确评价汉武帝。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或手写。学生根据目标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在课文上打记号,同时回答下列提问。)1、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下令________________,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2、汉景帝平定_____________,加强了对王国的控制。3、汉武帝继位后,颁布________,从王国中分出许多侯国,后来又陆续削夺大批列侯的爵位,解决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4、汉武帝采用________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的建议,大兴________教育,任用儒生做官。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________地位从此1、多媒体展示预习题或课前发放预习导学案。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问题,自主学习,并在书上确立。5、公元前________年,为了解除北部边塞的忧患,汉武帝派________、________两位将军率兵出击匈奴。【合作探究】1、汉武帝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那一时期亦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第一个发展高峰。请归纳出他完成“大一统”伟业所采取的主要措施。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1)词中的“秦皇”“汉武”分别指的是谁?(2)秦皇汉武在加强思想控制中有何不同点?分别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拓展提升】1.平定了七国之乱的西汉皇帝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2.“推恩令”对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最主要的是()A.省去了重新分封的麻烦B.分割后的各小王国无力与中央抗衡C.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感激皇帝D.节省了政府开支3、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应包含()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削弱诸侯国的势力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④焚书坑儒A、①②B、①②③④C、③④D、②③2、在学习展示的过程中,老师注重“导”的作用,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但要注重引导,及时点拨、纠错和拓展。重点打记号,同时对于不能完成的问题做好标记。4、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始于()A、西周B、秦C、西汉D、东汉5、下列事件中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西汉北部边郡的威胁的是()A.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B.蒙恬出击匈奴C.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D.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6、阅读下列材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这是谁提出的建议?当时的皇帝是谁?(2)他提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