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课型新授设计者目标导学重点目标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难点目标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鲜知识的童心。赏读入境菜畦绿油油、水汪汪的,古老的石井栏光溜溜的,高大的皂荚树干粗枝繁,熟透的桑椹紫红紫红,油蛉细声低唱,蟋蟀声调铿锵,曲折紧张的美女蛇的故事,冬天雪地捕鸟,少年鲁迅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收获的是自由快乐的生活,流露的是天真调皮的童心,拥有的是甜美快乐的回忆。如果说百草园是鲁迅的“快乐老家”,那么三味书屋又将是一个怎样的启蒙学堂呢个?悟读品味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鲁迅回忆了三味书屋生活的哪些场面,哪些细节,哪些人物,有何种心情?老师给大家举两个例子,比如:三味书屋里有博学方正的先生;有问老师“怪哉虫”而不得的无奈2.师:说的很全面。我们试着来概括一下,作者写三味书屋的生活抓住了几个场景来写:(课件展示):只读书的无奈;后院偷得的乐趣;人声鼎沸的读书;习字对课的辛苦;画画做戏的快乐研读展示阅读文章第二部分;三味书屋中的生活,回答问题。①三味书屋的布置及规矩怎样?②对先生外貌是怎样描写的?他的品格怎样?渗透着作者怎样的感情?③你怎么看待当时的私塾教育?④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私塾教育的不合理?2.有人认为,百草园是乐园,三味书屋是苦屋,你赞同这种说法吗?为什么?3.教师小结:鲁迅在三味书屋学习七年,作者通过几个片段,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这里的学习生活单调、枯燥,而书屋后面的小园、师生朗读的情景、指甲上做游戏、画画儿都给童年鲁迅带来乐趣精读积累他曾制作一张书签,中间竖写“读书三到:心到,口到,眼到”10个字,夹在书页里。读书时,读一遍书,自上而下盖书签上一个字。这个办法同学们很赞赏,大家都仿效起来。有的同学整天只想玩,常常背着老师拉别人一起玩。鲁迅为防止同学影响自己的学习,就在书桌的左上角贴了一张三寸长二寸阔的红纸条,纸条上写着“君子自重”4个字。鲁迅读书时,还要帮助家里做些事,特别是为父亲的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有一次,因多做了些家务,读书迟到了,受到老师的责备,他就在书桌的右下角用小刀刻了个“早”字,用以鞭策自己。此后,他就再没有迟到一次。把这些情况和课文作个比照,思考下边几个问题。1)鲁迅少年时这样用功,为什么还对他的三味书屋生活流露出不满的情绪呢?2)怎样理解少年鲁迅背着先生画画呢?3)少年鲁迅视百草园为乐园,又是一位用功读书的学生,两者有矛盾吗?4)你从少年鲁迅在书桌的右下角刻个“早”字联想到什么?——鲁迅还是一位热爱学习的好学生装,他只是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不满而已。4对文章所描述的内容,有下列三种理解,你是怎么理解的?(选2)1)嘲讽脱离实际的清末私塾教育,暴露封建社会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漠视、束缚、残害。2)真实的再现封建时代少年儿童入学前后的生活,表现了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探求各种知识的广泛的生活兴趣,表达了作者对生气蓬勃的少年生活的怀念和追求。3)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美读运用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2、完成同步探究上的练习题。